“信用修复”助力失信企业重获“信用牌照”

安徽法制报 2020-01-23 12:18 大字

本报讯(记者唐欢通讯员金根林)企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将面临融资贷款、投标中标、出行消费等一系列限制,这一“重磅武器”让很多“失信”企业承担沉重代价。但是安庆法院却对一些“失信”企业“松了绑”,针对因投资失误、经营不善,特别是给他人担保而承担连带责任的企业和法人代表,启动了信用修复行动。1月20日,记者获悉,目前安庆市两级法院已将1546家企业纳入信用修复辅导计划,安庆中院还在全省率先试行信用修复量化考核。

在安庆市经开区罗冲工业园办企业的张某就连连为安庆法院“信用修复”机制点赞。多年前,张某曾为朋友的企业担保借款400万元。后来,朋友的企业经营不善,无法偿还欠款,张某也连带成为被告。张某的企业从事汽车刹车片研发、生产和销售,资金盘不大,只代偿了部分欠款。随后,张某以及名下企业被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法院纳入限制高消费名单。宜秀区法院在走访中了解到张某的公司生产经营前景尚好,还解决了部分40、50人员的就业,张某自己还主动跟申请人协商,做了还款计划。法院经过审查决定针对张某和其企业,启动信用修复。目前,通过修复,张某及其企业已被解除了高消费限制。

安庆中院院长洪学农介绍,“信用修复”针对被纳入失信或者限制高消费的被执行人(含自然人及法人)。他们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意愿,为了提高其履行能力,由当事人向执行法院申请信用修复,经法院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可暂停对其适用信用惩戒,包括不曝光、在失信名单中屏蔽或删除失信信息、缩短失信惩戒期限、解除出入境限制、解除或屏蔽与提高履行能力相关的限制高消费等。

2018年底,安庆中院与安庆市发改委联合开展企业信用修复工作。2018年11月、12月,全市法院共开办11期失信修复辅导培训班,对有修复愿望的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进行培训,公益行动擦亮了安徽律师志愿服务的品 牌。合肥市以“合肥律师 52 公益行”为抓手,长 期组织律师开展扶贫帮困、慈善捐助等丰富多 彩的公益活动。亳州市“遵法护苗、律师进校 园”公益普法活动已发展成为一支品牌化公益 事项,受众学生达到了1万多人。特别对诚信企业文化创建、经营风险防控、拒 执犯罪的法律风险等进行重点宣讲,774 家企 业参加培训并签订《失信修复承诺书》。

目前,安庆中院着力在规范和批量修复上 下功夫,深化、细化标准和程序,统筹推动企业 信用修复量化考核,设置修复信用考核标准,实 行滚动式审查和定期重新评分制度。全市法院 已实施信用修复量化考核47 例。

信用修复让失信主体重新获得“信用牌 照”,获益的远不止是失信主体,对优化营商环 境、构建诚信社会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据统计,

2018 年底大范围的信用修复,让安庆市在全国 信用城市排名位次大幅提升。

新闻推荐

安庆115个村收入超50万元

本报讯笔者从安庆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该市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截至2019...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