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赶个三四十里看场电影很常见 老一辈电影放映员讲述所经历的“电影”变迁

安徽商报 2019-08-19 01:25 大字

跨越70年,找寻一代人共同的记忆。从一本书,到一个电影院;从一个老物件,到曾经的偶像。时代在变,情怀依旧。逍遥津里的长鼻象滑滑梯,滑进了几代人的记忆,即便这座城市里全新的游乐园层出不穷,这里也不妨成为新一代“网红”的打卡地;一本手掌大小的小人书,曾是一代人传阅的时尚读本,如今更成为收藏界的“新贵”;一座电影院,光影投射出火热的年代,也投射过如诗的岁月,电影常放常新,新影院如雨后春笋,可记忆依旧温暖人心;黄梅戏世代传唱,从小调唱民间到大戏登舞台,安庆的四朵金花将黄梅戏唱进了新时代。今明两天,本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文旅变迁回顾,带您寻味安徽文旅记忆,感悟国家进步。

从日头偏西就搬来小板凳、耐心等到夜幕降临看电影……这是2007年戛纳电影节上张艺谋导演拍摄的短片《看电影》的片段,描绘的正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露天电影。从十几岁就开始当农村电影放映员,一路见证中国电影放映技术的一次次升级换代。昨日,家住合肥曙光新村的李平,向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讲述了他经历的“电影”变迁。

曾用手电筒照镜头放完一整部电影

“1971年,电影是人们单调生活里难得的‘色彩’。我招工时面对几个选择,却一门心思当上了现在滨湖那片、当时叫义城区的农村电影放映员。”李平说,那时一个区有六七个公社,每个公社又有十几个大队,一年他有300多天扛着放映机到各个大队放电影。“那时的露天电影,少则一千人,多则四五千人。”李平记得,有一次电压太高烧坏了放映机的一个关键零件,他和放映队队长就举着手电筒对着芝麻粒大的镜头照着胶片,放完了整整一部电影。

十年的农村电影放映员生涯结束,李平回到了三河电影院,“在电影院里不用东奔西跑了。胶卷从15毫米变成了35毫米,观影条件也渐渐好了起来。”李平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最火的是《少林寺》,排片从每日8:00~0:00,依然场场爆满,“那时候买电影票真的要抢着买才能买到!赶个三四十里地来看电影很常见。”

1987年,李平来到合肥解放电影院。“设备先进多了!用的是光源稳定的氙灯,双声道音响,与此前简直是天壤之别!”李平说,那个年代,一部片子要同时供好几个影院放映,所以每个电影院都有“跑片员”,骑着自行车在几个影院间来回跑。“像轰动一时的2D《泰坦尼克号》,用的是大片盘,足有十多盘,每盘15斤!”

从胶卷到数字放映电影技术突飞猛进

李平自豪地介绍,1998年,《泰坦尼克号》最火时,合肥解放电影院当时花高价引进了环绕立体声,“一号厅”拥有了当时合肥最大的银幕和最牛的音响,“那时30块钱看一场电影是奢侈的事,但《泰坦尼克号》做到了,太火了,有人来看过七八遍,我们放映的第一个月直接拒绝各单位团购。到3D版《泰坦尼克号》上映时,很多人对当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

再后来,电影《阿凡达》开启了数字时代新纪元。电影院不再是单纯播放影片的场所。从胶卷放映到数字放映,从2D到3D、3DIMAX、4D……电影播放技术正随着时代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完成了升级,电影院从露天广场发展成为豪华影院影城,“看电影”的过程越来越舒适和享受,观众选择也更加个性化、定制化。

“当时条件差,我们没有留下什么图片资料,有本《电影放映机》的专业书,30年了,我一直留着做纪念。书里的技术早就过时了,我们老一辈的电影放映员们在接受历史选择而退出的同时,也感觉十分欣慰,现在的电影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娱乐生活真的越来越丰富了!”已退休的李平感慨地说。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胡霈霖 文/摄

新闻推荐

小微企业走向春天本报记者常艳 本报通讯员 李萍 孙磊

小微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就业水平和改善民生质量以及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安...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