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入世与出世中生长 读许辉《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点点老子和孔子》

安庆日报 2019-07-27 10:45 大字

张建春

获竹峰书一匣,五本,谓《竹简精神》《雪天的书》《民国的腔调》《不知味集》《茶书》,甚喜。书为竹峰所赠,且有题字签名。

得书处,为肥西丰乐万亩荷花基地,斯时莲风习习,花香四溢,阳光在荷叶上舞蹈,偶有蛙跳溅迸水珠,圆润地晶莹剔透……万亩荷意翩跹,正和竹峰书情合拍。

又是一美一惊一喜。常读竹峰。当然是既读他的人,又读他的文。竹峰是真人,耐读,读久了,还真有竹石之味,和他的名字吻合。文更是读得痴醉,凡看到的必收于私密处,撕出一些时间来细读。好在竹峰的文字频繁见于报刊、书籍,易寻觅,读之不大难,时而可过上一把瘾。

有个小故事。我的孙子上上,一周岁多时,看我捧《中国文章》,问我读的什么书,我一字一指点,让他记住了竹峰的《中国文章》,四个字认准了,书名也记牢了,并且在众多的书中,总能准确地拿来竹峰的《中国文章》一书。后来我读书,孙子不止一次问我:爷爷,你在读《中国文章》么?心中暗许,回答:是了。竹峰的书是《中国文章》,我读的文字,又何尝不多是中国文章?

竹峰的文字大气象,在《中国文章》中缕缕透示,随古意得今法,金石之声不绝于耳,一字一符非得刻进人的心中去。惜字、惜句、惜意,是对文字的大尊重。竹峰深知其三味,又将这三味生发开来,锦绣文章因之而生。

和竹峰交流,是读他的途径。尽管交流不是很多,但通畅无障碍,如河水潺潺,相互滋润。他说,读多写少,要向心深处去。文如其人,竹峰的真实,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更在他横平竖直,牢牢靠靠的文字里。

竹峰的人和文字相契合,充满了魅力,无疑我成了他众多的粉丝之一,且是钻石级不锈钢的粉丝。估计不久的将来,我如今不解世事的孙子上上,也会成为胡粉竹粉峰粉,因了《中国文章》埋下了伏笔、播下了种子。

读人读文读出精彩,竹峰是其中之一。常拍案惊奇大呼:这等精妙!竹峰也是其中之一。

伴荷风荷韵,好事又来了,五卷本大书,再次把我拽入了胡竹峰时间。

《民国腔调》《茶书》之前读过,首选了《竹简精神》,启封阅读,其中的文章,一下子就揪住了我的心,不用说篇篇珠玑,好得不知左右前后,好得不知如何说好。

收入《竹简精神》皆为短文,长不过五百字,短则三五十字。竹峰用心着力,小文用了大精气神。平时我也写文,读中脸竟热了,竹峰文中的贵气,让我想找个地方躲起来,我的太贫,贫得只剩下不多的几个汉字了。

竹峰平时说,他不善诗,读《竹简精神》,知竹峰是谦词。《竹简精神》中的每一篇短文,分行了就是诗,实际上不分行通篇也是诗,诗意盎然。想聊天时竹峰说的一句话:没诗意的人不好玩。竹峰是诗意之人,文亦诗情盈盈。

短文难作,《竹简精神》是有难度的写作,是对文字排列和组合的挑战,我以为竹峰在写作过程中,是以攀登的姿势出现的,手中探路的拐杖是诗情是诗句。

短文大作,可谓大手笔。竹峰的手笔大了去,了了几句,总是洋溢美好的张力,哲理的敏捷,禅性的悟彻,思想的深刻,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握住了我的来思去意,让我通达。

还是短文吗?不是了。《竹简精神》深得竹简的品质,刀子下去,每一刻痕,都是交待,都要交给时光评判。竹简枯黄,谁见其中的一笔一画老态?

《竹简精神》中的文字不敢多读,舍不得读,读多了心中装不下,不知不觉放慢了阅读速度。临夜,再放于枕边,梦中醒来,翻开又读,地道风物,各色典故,款款而来,来又不走,只好请它们长住了。

住于心中,当十二分稳妥。估计这是竹峰的本意。

“小品文有三种:一种小得盈盈一握;一种品出弦外之音;一种文气风雅可人”。竹峰得要义,出舒心松骨的好文。

灯下又读《竹简精神》几则,《心如莲花》浮出:“世上常谓文章无用,岂不知文章的妙处正在无用。诗文超然辞章,意思消散,远游自适与外物交接,亦不与外物,心如莲花也。”再翻书之扉页,竹峰题写:荷风送香池月东上。竹峰无心,文有意,得了其所。

真真切切的曼妙了。胡静

读了许辉的《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点点老子和孔子》,我突然顿悟:原来,生命可以在入世与出世、深情与淡泊、自律与洒脱中生长。

故人、往事是生命的已然世界。这是本书第一辑内容。其间种种人间万象和世态人情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作家的人生轨迹,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阶段——童年和青年,都曾生活在乡村,这打下了他朴实善良的生命底色,也奠定了他作品质朴真淳的基调。

许辉对底层人物有着至真之情。他与生产队里地位最低的地主的儿子“小癞子”成了朋友,还把遗世孤立的“革命理论家”崔鹏飞当成精神导师。脑袋不灵光、举止怪异的“扫地王”,曾被作者当作有趣的题材写成了小说,没想到被他的儿子以侵犯名誉权给告了。这让许辉很是震撼:“没想到他这样的人还有家庭、老婆和健康的儿子。似乎他那样的人是不该或不配有家庭、老婆和儿子似的。”这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是为了无情地剥除掉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找回一个真正的自我。这是一个对底层人物不仅有着同情心、悲悯心,更

有着一颗同等心和同理心的“仁”者许辉。

父亲是对许辉影响最大的人。他留存在“我”少年时期的印象是当街给“我”一巴掌;大学期间,父亲又愤怒地不断用“废人”来评价“我”。这位典型的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式严父,将孔子植入到许辉的生命里。作者回忆更多的是父亲老年的慈祥,最动人的是“送袜子”那段。父亲两次问“我”要不要袜子,都被“我”随意拒绝了。妻子告诉他,袜子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亲想表达他的感情,他的拒绝会让老人家难过的。“我”恍然大悟。“下一趟去,一到家我就张口向父亲

要袜子,并连说商店里买的袜子质量太差了。父亲立刻从衣柜里把一直给我留着的一摞袜子拿了出来。我当天晚上就穿上它并且在各个房间里来回走动,以便让父亲时不时能看到。”一给一要,一拿一穿,浓浓的父子至情就在最不起眼的小物件,最寻常的小事中汩汩溢出。

母亲则更多地将老子浸润到许辉身体里。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变着法子给家人做很多美食。那些舌尖上的记忆不仅被永远铭刻并作为“家文化”被妻子传承了下来。母亲还帮“我”建立起了得益一生的生活方式——行走。在大自然里,在行走中,许辉领悟到生活的哲学。

许辉先生这类散文,以质朴无华的至情传达为特点,情感内敛而真挚醇厚,文字平易而富有张力,透出一种沉郁沧桑的美。写这样的文字,是一种情感欲罢不能的受苦的焚烧。它的精魂是不加雕饰的人间至情的倾诉,对着读者,更是对着自身。

第二辑中,许辉从对已然世界的怀念哀思中转到对已然世界的珍念,基调变得淡然闲逸。他纵情于山水田园,由着性情写一点轻松洒脱的文字,充满理趣也充满情趣。写这样的文章,需要旷达处世的姿态,宽松自由的心境,才能从内里透出闲逸和淡远的情怀韵味。《牛羊斜日自归村》不仅展现了“水流曲折处,山势转回地,渔村向晚中”的意境,其间旁征博引的词作,更是令人如入花阵,乐不知返。丰厚的学养与清淡的人生感性,令人读之产生丰盈的愉悦感,那种甘于淡泊人生的气度也给人以启发。

他醉心于故乡的风土人情。一辆推车都引得他浮想联翩,并饶有兴致地观赏。他与宇宙自然静默凝视。从一棵树、一只虫、一株草等微小的生物中,破译出一个一个生命密码。他的文章也在旷达闲逸的意境中,更添了一种明澈睿智的蕴藉。在与自然的对话中,他活出了率性与天真。

读许辉的作品,我仿佛看到他脸上带着儒雅憨厚的微笑,在淮水边、在阡陌上、在山林里,与天地对话,与圣贤漫谈……那一瞬,我突然想到,我们是否应该这样活着:既有情有义有担当,又无欲无念无羁绊。天人和德,向善择善至善;与道合一,率真天真归真。我笃定,这样的人生也是我们每个人想要的。

(作者单位系迎江区教体局)

新闻推荐

安庆市打造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主力军”

安庆市打造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主力军”.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联结带动“主力军”。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