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走心”的养老事业升级版

安庆日报 2019-07-26 09:53 大字

7月7日,记者走进市大观区海口镇养老院,经过去年适老化改造建设,新建的康复理疗室、心理慰藉室、护理室等装潢一新,设施齐全,卧室内新配备的护理床、智能床垫和呼叫器充满着现代化气息。(《安庆晚报》7月16日)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银发社会的到来及空巢家庭的历史性存在,对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实践证明,要想养老“走心”,必须整合社会多方资源,去努力打造养老事业的升级版。

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这种愿景是和谐社会的恒常追求。如今,这些理想已逐渐成为现实。我们欣喜地看到,世界上最大的社保安全网已织就;基本养老保险水平与年俱增;独生子女护理假已在多个省市落地;家庭签约医生覆盖面日渐扩展……一系列保障更多、服务更全、用情更深的措施,让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去迎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然而,让人突兀而尴尬的是:当物质层面的“老有所养”得到基本保障后,诸如老人的生活陪伴、精神抚慰、心理寂寞等问题仍坚挺存在。“你爸躺在地上,你却在通讯录里”、“空巢老人死后三月才被发现”等新闻着实刺痛了亲情良知的神经。因此,让老人有尊严地享受晚年生活,成为物质生活达到全面小康之后,一个亟待提至日程的重大社会问题。

应该看到仍然存在的现实矛盾,比如老年人口剧增而养老资源供给不足,老人养老标准攀升而整体保障水平不高,老人晚年生活幸福指数上升而政策措施、工作基础、体制机制等却存在明显疏漏,这些都是“银发浪潮”伴生的新现象,也是新的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养老领域的典型呈现。可见,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建设不仅没有休止符,相反更需以跑步姿态打造与时俱进的升级版。这种版本的养老事业,应该是一个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互动的综合系统工程。要相应地构建与养老相匹配的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提升改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创新护养结合、医养结合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快养老事业及产业发展。

当下,我们正悄然经历一场关于养老事业的剧烈变革。不仅谁来养老、在哪养老、怎样养老等问题面临关键转变,而且如何定位养老的社会价值、如何看待老人、以什么理念指导养老事业、如何满足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憧憬,同样值得深入探究并极力践行。王老实

新闻推荐

安庆市推行多样化办学模式试行“弹性学制” 紧盯产业“高端订制”优秀工匠

★实施以“招工(生)即招生(工)、入企(校)即入校(企)、校企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试行“弹性学制”,采取...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