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排传统黄梅大戏是培根固本之举 未一平

安庆晚报 2019-05-24 10:00 大字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地方戏曲,安庆市决定今年正式启动黄梅戏36本传统大戏复排工程,计划3年时间内完成。为此,5月6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邀请14位黄梅戏领域专家学者齐聚市黄梅戏剧院(研究院),举行《黄梅戏36本传统大戏名录》论证会。此次论证会的举行,标志着复排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安庆晚报》5月7日)

黄梅戏作为地方传统剧种,它究竟有多少传统大戏?我想作为一般的观众是难以说清的,即便是某些资深的黄梅戏迷,恐怕也一下子难以说全。由此,相关部门计划用3年时间来完成36本传统大戏复排,并再次将它们搬上艺术的舞台,于黄梅戏本身的发展功不可没,于广大黄梅戏爱好者也是一大喜讯。它在丰富黄梅戏舞台之时,有可能会掀起一股新的黄梅高潮,如此黄梅故里飘黄梅,黄梅调中乡音缭绕的场景,无疑是黄梅艺术的一桩盛事,值得期待。

其实,复排传统36本大戏,于艺术本身而言,是一种良好的传承。再好的艺术如果任其躺在故纸堆里,不去创造相应的条件,让它们走入生活,走入民间,走上舞台,时间一久,就会被人遗忘,而成为蒙尘的老古董。古董要发挥出它的价值,必须常擦拭,擦去它身上的灰尘,才能让它熠熠生辉,如此也就愈发显得珍贵。

就黄梅戏艺术本身发展而言,即将复排的36本传统大戏,好比黄梅戏的根。复排传统大戏是培根固本之举。根系牢固了,树才能枝繁叶茂,才能长成苍天大树。某种程度上而言,这36本大戏是黄梅戏能走到今天的根。如果丢掉了这些传统的名录,黄梅戏也就成了无根之木,不仅其历史让人存疑,而且也不利于艺术的进一步传承。

艺术的传承,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重视其历史,不能忘本。继承才有创新,没有继承,又何来创新?因此,在我们大力推广黄梅戏的今天,必要的传承是不可少的,传承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传统的坚守,丢掉传统犹如给大树去根,终究不能行远。

黄梅戏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就是因为有那些叫得响的传统大戏的支撑。比如《天仙配》,作为黄梅故里人,谁人不知晓?复排传统大戏是一项相对复杂的艺术工作,既要有耐心,又要有对艺术的虔诚态度,以及扎实的舞台功底。最终结果如何,得接受舞台与观众的检验。舞台效果佳,观众认可了,就能在时间里传承久远,就能让黄梅之音一代一代地传唱下去。如此说来,复排后的传统黄梅大戏能否取得我们预想的效果,就让我们于静心中拭目以待吧。

新闻推荐

植保无人机 现场培训

5月23日,技术人员使用无人机对种植的水生蔬菜进行喷防作业演示。为了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当日,宜秀区农机局在联兴合作社...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