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两级法院辅导393家失信企业修复信用

安徽法制报 2019-04-16 09:46 大字

本报讯 4月15日,记者从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该市法院开办11期信用修复辅导培训班,774家企业参加培训并签订失信修复承诺书,目前已经完成信用修复程序的企业达393家。

某建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因替他人借款担保被法院判决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该建材公司的法人罗某多次主动同连带担保人胡某等协商共同代偿债务。苦于主债务人失联、担保人胡某等又拒不履行责任,该建材公司是小微企业,无法承受数百万连带保证责任,最终被法院纳入失信黑名单。

安庆中院通过调研发现,2014年以来,部分企业因诉讼被纳入失信人名单,使得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一定困难。因借贷、担保而失信的企业中,约有一半左右正积极履行或已部分履行生效判决确定义务,有着比较强烈的修复信用愿望,另外约三分之一的失信企业处于歇业停产状态,法定代表人失联或规避执行,没有修复信用的意愿。因此,改善信用环境十分迫切。

今年初,安庆市开展信用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安庆中院与安庆市发改委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就信用修复工作联合出台《关于做好失信被执行企业信用修复工作的通知》,对信用修复原则、信用修复程序和信用修复适用范围等进行规定。其中,安庆中院承担失信企业信用修复工作,对照第二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评审工作要求,确定将全市1546家企业纳入信用修复。修复意愿强烈但履行生效判决能力不足的企业成为法院关注的焦点。

罗某的某建材公司也是这一批信用修复企业之一。罗某依据修复程序,参与失信修复辅导培训班,通过法院与申请执行的某银行协商修复措施。根据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态度和金融市场实际情况,银行同意该公司承担部分责任后,放弃部分追偿权。法院通过企业信用修复相关程序使得该公司修复信用,公司得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据悉,安庆两级法院在两个月时间内共开办了11期失信修复辅导培训班,对有修复愿望的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进行培训,特别对诚信企业文化创建、经营风险防控、拒执犯罪的法律风险等进行重点宣讲,774家企业参加培训并签订《失信修复承诺书》。同时,法院针对不同案件,制定不同的修复措施,就不同案件制定符合不同条件的履行和解方案,履行方案遵循平等自愿、债权人利益与企业正常经营双保护原则,特别就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分期履行的数额等进行详细陈述。培训过程中,法院主动召集申请人与被执行企业磋商确定切实可行的履行方案,赢得申请人的理解。法院和发改委还邀请案件申请执行人到企业实地察看经营状况,帮助双方或多方和解。

截至目前,通过这一活动,已经完成信用修复程序的企业达393家,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诚信教育培训档案》。 (金根林记者唐欢)

新闻推荐

人机同步 实现零森林火灾

本报讯(记者雷琳琳通讯员程媛媛)天上有无人机,地面有巡护队,大山设瞭望台,卡口布监控点……记者从市防火办获悉,安庆市自去年11...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