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唯朴素更动人

安徽日报 2019-04-09 06:45 大字

这些天,一则寻找“李记”的新闻让不少人泪目:安庆石化一位老工人许惠春去世后,家人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27张捐款单,才知道他就是匿名捐款近40载、名字被当地人熟知却从未露面的“李记”。如今,“李记”终于被找到了,老人却已离世,没有为自己坚持一辈子的善举留下只言片语。这种无声的善举本是老人的追求,或是个性使然,因此也不必为迟到的“露面”感到遗憾。相比揭开“李记”之谜,他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沉甸甸的思考。

报道勾画了老人生前朴素的形象:生活清贫,素来节俭,买个猪蹄吃都成了家里的“新闻”;85岁生病时最后一次捐款,没有给子女留下分文;曾两度入选安庆石化“讲奉献10件好事”却从未领奖,在家人讨论“李记”时也从不发言。如子女所说,“他只是个普通工人”,没做出什么大事,这份安静与沉默,似乎恰如其分,但回过头看,这份安静与沉默里其实有着深沉的力量。

一个人,默默无闻地帮助别人,不求名利,不图回报,甚至并不希翼别人的理解感恩,只能说是回归了最朴素的善。这时候,问一句“为什么”可能都是多余。人生在世,各有各的活法,有人只看到眼前事,活得热闹而空洞,有人参悟了生死,看淡了自我,遂活出“无我”的境界。一旦内心通透超然,不为外物所羁,所作所为皆可回归最朴素的善。个中滋味,外人无法体会,但想来“李记”的内心是安宁愉悦的。

因为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做支撑,这种最朴素的善就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如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持久,令人感悟良多。这几年,高调做慈善的人不少,网上的慈善创意项目更是一个接一个,吸引了不少人参加,相比之下,“李记”匿名捐款的举动显得有些“老土”。但恰恰如此“老土”的举动让人感动肺腑,原因何在?因为它诉诸的不是时尚、新鲜、好玩,更不是什么标榜、炫耀,它触及的是更根本也更“重”的话题:善,与个人安身立命的关系。想透了这一层,做善事就不再是三分钟热度或跟风好玩,而是一种明确的内心选择,是对自我理想人格的完善。因此,最朴素的善更真诚、更持久。

有种说法,做善事“论迹不论心”,因为每个人出发点不同,做了即好,倘若一味“论心”,恐怕世上无完人。从实际效果而论,当然有其道理,但细究起来,有些人、有些事不必“论心”,有些人、有些事却必须“论心”,心之所想是行善之源,倘不“论心”,又谈何追根溯源、影响他人!因此,说起“李记”,不但要“论心”,还要传其心、播其志,往小处说,是如他子女所说“给大家一个交代”,往大里说,是形成一种见贤思齐的效应。如果人人都能认真思考何以为善、善将何为,那么最朴素的善的回归,也将不远矣。

回归最朴素的善,做善事才不会滋生道德优越感,陷入施恩求报的烦恼中;才能认识到,慈善并非单纯给予,而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获得了内心的充盈;才不会将慈善异化为炫耀作秀,随意消费他人的自尊,而在体贴他人中拓展自身的精神边界。这种最朴素的善,正是其真谛和力量所在—-不是外在的跟随,而是内在的价值选择。或许,这才是寻找“李记”过程中最值得寻找的东西。

新闻推荐

热销的绘本究竟有何魅力?

□安庆晚报记者程呈近些年来,图多字少、绘制精美的绘本在图书市场上逐渐走红,尤其深受儿童和家长们的追捧,从书店、图书...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