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带动 农货畅销

安徽日报 2019-02-19 07:18 大字

维修机械、平整土地、培草备料……春耕时节将近,家住安庆市宜秀区杨桥镇螺山村的种粮大户方燚又开始了新一年的生产准备工作。去年第一次通过电商卖起自家大米,销售额就达到300余万元,尝到“甜头”的老方新的一年也是干劲十足。“近两年水稻行情不稳定,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产品挂在了本地的电商平台,没想到一上线就卖得很好!”

方燚口中所说的电商平台正是宜秀区的本土电商“智农物联”。通过微信扫码打开该平台,100余种本地农土特产品跃然“屏”上,消费者不仅能看到详实的产品介绍,也能在线购买。作为宜秀区第一家农产品电商平台,“智农物联”上线一年多以来,不仅在线上大力推动了本地农产品“走”出去,正在筹建的位于上海的“宜秀之窗”实体店,也将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开业。“目前我们已注册了统一的商标,计划将各种特色农产品以礼盒、礼品等形式进行包装、整合,进一步提高附加值。”安庆市智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朱世勇介绍。

地处安庆近郊的宜秀区,由于外出务工人数多,农业发展呈现零散农户少、龙头大户多的特点。近年来该区积极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电商+农户”的发展模式,让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与电商“抱团”形成合力,大力拓宽农产品的销路。

“去年我们40%以上的大米和稻谷都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出去的。不仅节省了过去跑销售的人力与时间成本,价格也比线下销售高出了10%。”方燚坦言,农产品销售一直是困扰自己的大问题,拥有“绿色食品”认证的自家大米原先销售范围也仅限于省内地区,如今通过电商产品遍销全国,打通的不仅是销路,更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为方便一些新型农业主体的线上销售,我们还根据实际情况将部分村里的电商服务站直接建在生产基地上,节约其运送成本。”宜秀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去年10月31日,该区已建成区级电商服务中心和14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并实现了全区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的全覆盖。

新闻推荐

城市蝶变 许你一个美好未来 提标改造 路网越发完善

安庆市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强市□谈天黄洵项珍/文徐勇进/图2012年,安庆市老城向外蔓延,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7...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