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字号,麦陇香承载市民多少期待麦陇何时再飘香?见习记者江玥

安庆日报 2018-09-27 10:42 大字

说起安庆的老字号商家,相信每一个安庆人都会想到百年老店麦陇香。墨子酥、鸡蛋糕、绿豆糕、寸金、白切……这些光是听名字就会叫人垂涎三尺的糕点,是安庆人逢年过节馈赠亲友的首选之品,也是在外漂泊的安庆游子的一缕乡愁。

老字号,不仅仅是一个商业符号,更是一座城市文化记忆的一部分。每一个老字号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清朝光绪年间,胡玉美酱园老板胡兆祥的后人胡承之开办了麦陇香糕点店。店址就在如今的四牌楼12号。

宋代苏东坡曾作七言绝句《南园》,诗言:“不种夭桃与绿杨,使君应欲候农桑。春畴雨过罗纨腻,麦陇风来饼饵香”。店名“麦陇香”便源自后两句。那一年是1892年。

为垄断安庆糕点业市场,老板胡承之不惜花重金聘请苏广两派糕点名师,从此麦陇香所产的糕点名声大振。

上个世纪30年代,麦陇香的二楼曾设立冷饮室,上麦陇香二楼吃一杯冷饮,在当时算是很时尚的消费,颇受当时的年轻人追捧。

抗日战争开始后,糕点产业萧条,麦陇香不得不迁往武汉,直到1945年12月才迁回安庆原址。1956年,麦陇香实行公私合营,被并入市南货业总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麦陇香因特殊原因被迫关闭停产,改店名为“市糖酒公司东风商店”。

几经风雨,直到1979年,麦陇香重新挂出百年老店牌号,恢复正常经营。同时,在原址上扩大厂房规模,将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一直延续至今。199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正式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经过百年兴衰,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麦陇香在安庆人心中形成了难以割舍的情结,长期积累下的文化底蕴并非一般新生品牌可以比拟。

发展至今,麦陇香已经具有极高的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多少老一辈的安庆人习惯在闲暇时光泡上一壶绿茶,捻几块墨子酥,一坐就是一个下午。每逢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各个麦陇香店铺内门庭若市,绿豆糕、月饼等糕点供不应求。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步伐加快,经历了辉煌历史的老字号也要面临严峻考验,不适应游戏规则就必然受到市场的冲击。麦陇香也一样。

9月25日,恰逢中秋、国庆两节期间。记者看到,坐落于四牌楼12号的麦陇香食品厂内,师傅们正忙着制作、搬运、销售各类糕点,一派繁忙景象。

戴天义,在麦陇香工作了近30年,亲历了这家老店的当代发展变化。“麦陇香是安庆糕点业的招牌之一,也是我们员工的骄傲。每一个麦陇香人都想把麦陇香做大做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麦陇香的发展的确受到了限制。”谈到麦陇香的发展,戴天义颇有感触。

“麦陇香一直沿袭过去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厂地规模小,不够用。糕点都为传统手工制作,加上厂房处于闹市区步行街,原材料运输只得依靠小型车辆,产量提不上去。另外,产品结构上也存在短板,目前仍以生产中老年人喜欢的传统糕点为主,没有将年轻人纳入到顾客群中。”戴天义说。

那么,市场经济下,老字号麦陇香如何突围呢?

老字号价值在老,出路在新。今年8月16日,安徽新昌集团和安庆市滨江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以参股和控股的形式,正式合作经营麦陇香,将全方位打造一个新的麦陇香。

“市场经济下,不发展就会被市场所淘汰。”安徽新昌集团办公室主任陈友龙说,虽说麦陇香拥有过硬的产品和成熟的品牌,但管理层面还处于空白阶段,也没有形成一套规范化的生产技术。

“从1979年起,麦陇香一直为国有民营单位。设备、环境、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受制于原有体制,员工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企业规模无法做大。”陈友龙说,下一步将对麦陇香投入发展资金,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我们计划重新选址,对现有厂房进行部分搬迁,扩大生产规模;

我们将引入先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我们将严格按照卫生、质量管理等要求,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我们准备扩大产品品种,改善包材质量;

在保留传统产品的前提下,迎合健康生活方式和年轻人的口味,我们将加大研发新产品的力度;

我们会扩大宣传面,让麦陇香走出安庆,让更多的人知晓、了解、爱上麦陇香的产品……”

当记者问及对此次发展转型的看法时,戴天义语气坚定,只回答了四个字,“抱有信心。”

时间的积淀让麦陇香像一缸埋藏多年未开封的老酒,只待一次重新开启。麦陇香未来可期。

新闻推荐

破解发展瓶颈释放园区活力安庆市全面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

本报讯下放审批权、大部制改革、创新人事制度……一系列配套措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模式的园区体制改革...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