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久弥新黄梅香——喜迎第八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系列特稿之一

安庆日报 2018-09-17 09:38 大字

9月16日晚,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环卫工人专场在石化俱乐部举行。图为展演剧目《悠悠南山风》。 记者 江胜 摄

本报记者 江月

从窄窄的田埂走来,向着更广阔的舞台走去。

黄梅戏历经200多年,香气愈浓。

从古皖的历史走来,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走去。

800年古城安庆,生机勃勃。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安庆40年翻天覆地,黄梅戏40年拔节生长,黄梅戏成为“有戏之城”安庆美丽的注脚、响亮的名片,二者相依相存、交相辉映,散发出历久弥新的黄梅香。

回望过去

拔节生长分外香

历经200多年,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天,回望过去,黄梅戏拔节生长的声音持续而动听。

清朝中期,四大徽班进京,大江南北的城乡舞台顿时冷落萧条,强大的演出市场吸引了皖河流域的众多农民、手工业者走上了乡村草台,他们用当地的乡音俚语演绎着当地的乡风俗事,娱己娱人,抑恶扬善,用采茶调、花鼓腔、民歌小唱唱之歌之,传情达意。

到清朝道光咸丰年间,一个新的戏曲样式已悄然兴起,这就是黄梅戏。之后,一个个民间演绎群体相继从乡村走向集镇,从草台走向都市,从安庆走向外省,创作和积累了“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折”,构建起黄梅戏与众不同的面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安庆黄梅戏继续发展。从城内的民众剧院、胜利剧院到周边县乡的各种班社;从1952年赴上海参加华东区小戏调到1954年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黄梅戏从乡村小戏跻身全国知名剧种行列,黄梅戏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闹花灯》,这些精品剧目人们都耳熟能详。

1978年以后,黄梅戏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全国许多地区相继建立专业的黄梅戏剧团,黄梅戏逐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剧种。

改革开放40年来,黄梅戏随着安庆发展的步伐,跳跃起舞,开启新的发展历程,走向更加宽广的舞台,成为人们认识安庆、了解安徽的重要媒介。

看!黄梅戏专业戏曲院团9个、演职人员700多人,注册民营剧团68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还有300多家活跃在街头巷尾、城市乡村的民间班社……因为黄梅戏,安庆成为了享誉全国的“戏窝子”。

瞧!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学院两所戏曲及相关专业在校学生近1000人;全国80%以上的黄梅戏剧团团长和骨干出自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黄梅戏“老树发新枝”,薪火相传。

听!全市专业剧场18个,群众文化舞台1257个,市区大小剧场、黄梅戏会馆、再芬公馆等每天演出不断,“广场文艺天天演”等戏曲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戏迷票友常年自发在公园广场、文化舞台吹拉弹唱……“宜城处处唱黄梅”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还有,全国唯一的“中国黄梅戏发展基地”落户安庆;全国唯一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传承发展基地”建在安庆;黄梅戏领域唯一的“二度梅”获得者韩再芬,以及由她领衔的“再芬黄梅”演出团队扎根安庆……黄梅戏已经成为安庆最响亮的城市名片。

向上生长

出人出戏出精品

邓稼先带领团队在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却与妻子许鹿希分别28年;许鹿希信守离别时对丈夫的诺言——我支持你!她无怨无悔,痴情等待。待到夫妻重逢时,邓稼先已身患重症,他强忍锥心之痛,给国家留了一份建议书……

经过两年多时间精心创排,由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倾情打造的大型原创黄梅戏《邓稼先》就将要登上第八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的舞台。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黄杰在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上强调强化合力攻坚确保改革政策落地见效

本报讯9月13日,市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召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杰主持会议并讲话,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洪学农...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