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引领“大”社区“微”治理本报记者何飞本报通讯员王秀

安庆日报 2018-08-15 09:54 大字

党建+庭院座谈 一名党员带动一方

秦潭湖社区党员大多都是从城里老旧小区搬到这现代化的商住楼和别墅群,为防止党员游离在组织之外,门对门的邻居互不认识,社区党支部因地制宜,针对小区商住楼、别墅群多等特点,开展了庭院座谈的方式,把住在相邻几排别墅群的党员集聚在党小组长家中学习交流。

“社区党组织要进一步充满活力,凝聚人心力量”“小区里的健身器材要及时维修,使居民安全健身”“小区内违章建筑要拆除,庭院内草坪要及时护理,满足居民对居住环境的美好要求”“小区电梯要定期维护,我们要协同社区及时督促整改”……这是首次庭院座谈党员的心声,在学习的同时,大家还你言我语,共提出了8条意见建议,涉及到社区党建、小区管理、居民自治等方面。这种就近就便的党小组活动方式,也大大激发了社区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一名党员带动一方,党员示范作用辐射到楼栋庭院。

“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协同参与,在党小组活动中,坚持需求导向,确实能解决一点难点疑点问题,有效破解党建工作中党员群众参与率低,效果差等问题。”对此,社区第二党小组党员陈应元评价道。

党建+“五事”平台 居民成“微”治理主力军

小区进出人员复杂,邻里关系冷漠遇事无帮手怎么办?党员骨干带头成立“居民议事会”解决居民困扰。

小区高空抛物现象难管理怎么办?“楼栋治理先锋队”专门劝解社区不文明行为。

……

可以说“人力下沉”是秦潭湖社区“微治理”的一个重要思路,让过去“千条线”的执行者换位为资源“链接者”,形成一呼百应、自治自理,让社区居民成为自治的真正“主力军”,同时社区党委加大力度孵化社区微社团,构建群众参与“五事”服务平台,充分把社区治理话语权交给居民。

“五事”服务平台,即说事、议事、理事、监事、和事这五大平台。

“现在社区有什么事情都找我们商量,真有当家作主的感觉。”这是常住在社区退休党员陈应元嘴上的话,作为社区和谐议事会的成员,两年来,他对参与社区建设越来越得心应手。

“社区6名‘和事\’志愿者都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专业知识,有效地化解纠纷,达到‘邻里纠纷邻里调\’的目的。”谈起这些“和事”志愿者在调解中的作用,该社区调解委员会负责人总结道。

党建+法官工作室 多元化解矛盾

秦潭湖社区五个商住小区均系物管小区,近年来,因房屋质量问题引起的物业纠纷一直困扰着小区微治理。为迅速、简便、人性化地解决物业纠纷,推动社区微治理,社区不断探索推行物业纠纷人民调解新方式,与迎江区法院在社区联手建立“物业纠纷法官工作室”,法官工作室每周三下午“把脉问诊”重大疑难物业纠纷,发挥法律专业优势、健全诉前对接平台,畅通纠纷解决渠道,倾心打造“司法为民”服务品牌,力争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目前法官工作室己筹备好,受理物业纠纷案例三件,这种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模式,既做实精品社区,也顺应周边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之前总觉得‘党员服务群众\’离我们好远,现在党员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服务社区、服务左邻右舍。”家住秦潭湖社区的李阿姨逢人便说。

正如居民所说,秦潭湖社区通过科学方法发动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微”治理,逐步由被动变主动,通过以党员群众为参与主体,以模块化、功能化的方式,对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进行了区分,通过分流参与主体,联动辖区共建单位,促进了社区治理与服务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强化了社区党委引领效果,大大推进了多元共治社区“微治理”新模式。

新闻推荐

安利纽崔莱健康塑形大篷车驶入安庆

8月10日,安利纽崔莱健康塑形大篷车驶入安庆,在为期两天的8个场次里,为安庆的参与者带来健康体测、专家报告解读、营养餐...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