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亮能工巧匠的职业荣光潘天庆
7月5日,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技工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该意见从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探索技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等9个方面,提出了28项具体要求。(《安庆日报》7月13日)
重视技术,提升技工的待遇和地位,是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为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先机奠定基础。安庆市这份《意见》提出:每两年开展一次“安庆杰出工匠”评选,给予每人2万元奖励。对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在省级奖励基础上,市级给予5万元、1万元追加奖励。对“江淮杰出工匠”、省技能大奖、省技术能手获得者在省级奖励基础上,市级分别给予10万元、2.5万元、1万元追加奖励……这些政策与措施无疑是激发技术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一个好的开始。这不仅通过“真金白银”的奖励计划提高他们的经济与社会待遇,更提出加强技能终身培训,并强化技术评价体系,为技术工人畅通成长通道,让技能人才拥有职业道路和事业发展规划。这对于整体技术工人水平的提升,技术深度的追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应该说,能工巧匠的社会地位是一个风向标,折射出一个城市的价值取向。只有从舆论宣传、教育培训、激励政策、发展通道等多个角度,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以此点亮能工巧匠的职业荣光,让他们体面有尊严地工作生活,拥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才能释放出强烈的信号:职业没有高低之别,能工巧匠和科研尖兵,都能够得到同样的认可和回报。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技工强市。
虽然,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涵养尊崇技术工人的社会氛围。但也必须承认,一些措施还属于“口惠而实未至”,“重学历轻技能、重学术轻操作”等偏见没有得到有效扭转。在很多人的头脑中,一提起技工仍然想到满手油污、体力劳动,一提起职业教育还认为不过是考不上大学的无奈选择。同时,在社会环境和制度建设上,在薪酬待遇与各种激励等方面,也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安心技能岗位。尽管在招聘会上经常出现大学毕业生“一职难求”,技术工厂常常闹“工荒”。但高校招生却门庭若市,而一些职校招生甚至门可罗雀,这无疑削弱了青年人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也就导致了能够改进工艺、解决具体难题、实现新突破的技能人才的严重缺乏。
因此,要想点亮能工巧匠的职业荣光,就需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预期,要让他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也就是让每一个技工的努力付出,特别是做出一定成绩的能工巧匠,都能拥有一个可以预期的美好未来。其实,成为一名研究性经营性人才不简单,成为一名优秀工匠和技工又何曾容易!特别是那些精耕行业,已经成为行业缺一不可的工匠,或是那些通过数年如一日的积累,已经取得相当成就的技能人才,如果在一些待遇上还不能与高学历者相比,还是面临社会的歧视,如果他们仍然“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始终都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这显然不利于营造能工巧匠的社会导向,也一定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此次安庆市以看得见的奖励点亮能工巧匠的荣光,颁发了《关于推进技工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探索技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到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和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加强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来涵养“崇尚一技之长”的社会氛围。使脱颖而出的能工巧匠得到重奖,让他们的技能水平得到公众的认可,以此产生的轰动效应和示范作用,相信会有更多人才愿意深耕技艺,也会有更多的安庆工匠脱颖而出。
当然,要做到这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坚持下去,不断地在打造和培育能工巧匠的优沃土壤上努力耕耘,不断的实打实地提升技术工人的职业含金量,让他们既有“里子”又有“面子”,那能工巧匠的职业荣光,定将会在我们的社会熠熠生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虎)7月9日,记者从市民生办得到消息,为全面客观了解民生工程进展情况,精准调度项目实施,确保民生项目更加优质...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