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长江之“渔”
本报记者 洪 放本报通讯员 江友梅
5月15日,在长江安庆段城东码头附近的一块滩涂地,记者看到一排排新种的柳树已抽出新芽,迸发出勃勃的生机。来自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张晓可副教授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这里观察柳树的生长情况。“可别小看这些柳树,未来它们就是鱼儿的‘新家\’。 ”张晓可幽默地打趣道。
近年来,受河道整治、码头建设等工程影响,包括长江刀鲚在内的众多鱼类栖息地遭到一定程度破坏。作为农业部“长江刀鲚保护区栖息地生态修复”项目的承办方之一,安庆师范大学此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恢复刀鲚等重要鱼类的自然栖息地。这批4月份刚刚栽种的45亩、3000余棵的柳树林未来将成为包括长江刀鲚在内众多鱼类的栖息地与繁殖地。
“柳树的耐淹没能力强,根系发达。不仅能为部分鱼类提供产卵的‘育婴所\’,也能有效地净化水质。”在从事水生生物学研究的张晓可看来,栖息地建设只是保护长江渔业资源的第一步,维持生态平衡必须严禁过度捕捞。
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鱼类的长江刀鲚近年来面临的境况堪忧,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统计,长江流域沿岸长江刀鲚产量已由1973年的3750吨锐减到2011年的12吨。
“目前正值长江刀鲚为期一个月的捕捞期,安庆市仅发放了96张该鱼种的捕捞证,并要求渔民的网眼直径不得小于4厘米,严格限制对长江刀鲚的捕捞。”安庆市渔业局副局长宋禄山介绍,春季禁渔期期间,渔政部门采取定期巡查和重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其中定期巡查每星期不少于4次,巡查重点既包括江面渔船和水下网具,也覆盖水产品市场、渔港码头等水产品经销场所。
“前几年还能看到三两以上的刀鲚,今年能捕到二两以上的就不错了。”在“靠水吃水”的老渔民李长海看来,改善鱼类的生存环境、不过度捕捞才是保护渔民利益的长久之策。
自3月1日起,长江为期四个月的春季禁渔期已过半程,截至目前,安庆市渔政部门已出动执法人员1193人、执法船艇101艘次,查办违规违法案件18起,没收渔获物达3086公斤。
“俗话说,‘春禁一碗籽,秋收一担鱼\’,只有让我们的河湖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维护其生态功能,渔业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宋禄山说。
新闻推荐
无粮不稳,缺粮不安。只有一堆堆朴实的粮食,才能给人最稳定的安全感。乡村振兴的蓝图,永远缺不了粮食这一核心“拼图”。...
安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庆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