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植梦想 舞台展芳华 十里中心学校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阅读节上的教师朗诵
黄雪瑶
“教师是学校发展提升的根本动力,一群好教师就会有一所好学校;教师的高尚品格直接影响学生一生,一群好老师就会培养一批批品行健康的学生;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够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一群着眼未来的老师才能引领学生走的更远。学校这些年聚合各方力量和资源,倾心助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着力打造新时代的‘四有\’好教师。”
——十里中心学校校长徐诗鹏
三尺讲台
播种教育梦想
“教书与别的职业一样,时间久了都会有职业倦怠感。但最近参加的‘新教育\’阅读课程,让我燃起了新的激情,乐在其中。每天都有不一样的任务,过不一样的生活,不需要别人的监督和检查,我自己就很有动力。”十里中心学校的大队辅导员、心理课、语文课老师石俊说到:“现在在我眼里,语文是活的,没有唯一的答案。”
2015年,十里中心学校与“新教育”基金会、中国教育新闻网、“亲近母语”公益等团体展开合作,先后派出了徐冬丽、石俊等多名教师参加“新教育萤火虫之夏暨全国新教育种子教师研训营”活动。参训老师回校后又在校内展开交流会,互通有无,分享经验与心得。就这样,十里中心学校,播撒下了“新教育”的种子。
2016年11月初,十里中心学校向新教育萤火虫总站递交建立安庆分站的申请,月底就获得批复,安庆分站正式成立。其中,语文教研组组长徐冬丽老师作为全国新教育种子教师、萤火虫分站负责人,秉持着“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全心全意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一直在班级内开展晨诵和阅读等课程,为了让孩子们能看到更多的书,她还向新教育基金会申请了“2015年完美教室童书角”资助项目,将心平公益基金会提供的万元捐款,用来购买图书、阅读辅助硬件及开展班级阅读活动。在此基础上,校内还有宋巧巧等骨干教师,身体力行,在市级、区县级阅读课推广课活动中,执教阅读课程,致力于阅读课程化的推广工作。
针对低年级段,老师们将往常的大阅读转化成了“绘本”这一形式,让孩子们把对于书本的理解画成一幅幅脑洞大开的儿童画,自由地泼洒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火花。一二年级的孩子们识字量有限,用图画的形式可以极大地弥补他们在表达上的不足,将单调的白纸黑字化作想象与色彩的集合,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书本的理解,更提升了他们对于学习本身的兴趣。除了阅读之外,数学教研组组长宋腊梅尝试开发了数学绘本课,同样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新教育”实验,在培养孩子们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之外,还让老师们发现了教学的新角度,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老师们饱满的教学激情,也从校本课程的课堂中流入了国家课程的讲堂上。校本课程没有成型的教材,需要老师自己去研发,老师们在不断探索的进程中,获得了成长与提升。
数学教师夏春霞,凭借着多年来积累的书法功底,为孩子们开设了书法校本课程,墨香缭绕中,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粹,也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
数学教师胡芳芳,在数学教学之外,开辟了“小科学家”校本课程,为带孩子们领略到“科学好好玩”的魅力,她的科技作品获国家级奖次,在自身思考践行之外,还积极参与校外交流,不仅利用结对子的石化三小、市科协等市内资源,甚至省科协,她也主动联系,加以应用,去年,孩子们还在国家级、省级科学比赛中摘奖;
数学老师李丽莎,为了带孩子们玩好“3D打印”这一新技术,投入其中,刻苦钻研,近两年来培养了20余个学生,也在相关比赛中获得佳绩;还有美术老师汪婷,体育老师潘辰等许多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优秀老师们,都在校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中,发出了自己的光和热。
在这样的课堂上,没有大孩子与小孩子的差别,没有地域间的区分,更没有优秀生与后进生之别,一切都只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老师乐于教,孩子们乐于学。这样的课程形式,是融合式教育的最好展现。
基础科目之外,十里中心学校更致力于与多方合作,跟进时代步伐,开发具有科技气息的信息化课程,创新教学课堂。2016年,学校与中科院合作,开设了安庆市第一家3D打印创新实践课,开办了“3D酷豆”社团。学校还与科大讯飞合作,推行教育信息化,实施“智慧课堂”项目。语文老师宋巧巧,就利用IPAD这一工具,创新思维,将电影融入到了阅读课程中。为推进数字化校园,校内还跟进了电子白板、作业盒子等现代化工具。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开发,让小小的一方讲台绽放出了无限的可能性和鲜活的激情,而孩子们绚烂的梦想,也由此插上翱翔的翅膀,飞向蔚蓝远空。
一个月前,十里中心学校的市级课题“科学与语文学科整合路径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研究”正式开题。该课题通过确定语文和科学融合的基点、探讨有效整合的策略,让学生学会学习,从中培植科学精神、充实人文底蕴。市教研室理论研究室主任江龙林认为,核心素养落地实施的重大难点是学科整合、穿越学科壁垒,十里中心学校在做一项重大突破性研究工作,值得关注。
一方平台
促发多样成长
“今天,教师工作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我们要强化校本教研这一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共同提升的基地职能,使教师群体朴素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十里中心学校副校长马刘杰一直认为,只有不断更新方式方法,把握一切机会,才能让乡村教师走得更远。除了乡村教师进名校这样的“走出去”项目,学校还积极与区内其他学校合作,邀请教育界的专家教授亲临实地,把专家们“请进来”,与老师们近距离接触,答疑解惑,指点迷津,为校内教师提供多种提升途径,让他们在学习成长的学海航行中走得更稳、更远。
2017年8月27日,“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教育品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暨安庆市三校联合暑期校本培训迎来了第三场培训,国家督学、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教授应邀,为华三小、芭茅小学、十里中心学校三个学校的全体老师奉献了一场“浅谈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专题报告会。以前,学校是安排老师出去学习,如今把教育专家请过来,与更多老师面对面地交流,碰撞思维,引发思考,让更多的老师有所收获。
“这些名师除了精湛的教学能力,还具有很高的道德情操,德艺双馨。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教育上的提高,还传递了一种教学不仅仅只限于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的思想。”徐诗鹏说到。爱校爱岗爱学生,尽心尽力尽责任,有孜孜不倦的耐心,润物无声的爱心,无微不至的关心,十里中心学校的老师们在精进业务技能之外,也不忘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凭师能做教学,以师德育英才。
早在2014年,十里中心学校就开展了以“展技能、亮风采、强内功、促发展”为主题的教师“师德师能”评比活动。比赛依据参赛教师年龄层次的不同,分了三个套餐,涵盖了演讲、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电子白板课堂教学(含粉笔字)、教学点评和微型讲座等多项竞赛内容。活动中不仅有青年教师现场撰写教案,自主演讲,进行才艺展示和课堂教学展示,还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以讲座的形式分享教学心得,进行经验交流。在创新与革新之中,传承与继承之间,迸发出更强的工作热情和思想的火花。
在这样的教师团队之中,不乏一些兢兢业业,诲人不倦,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身影。
教学踏实,勤勤恳恳的鲁令童老师;获得市级优秀班主任称号的甘玲蓉老师;市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别具一格的卢义娣老师;英语教研组组长查萍老师,以及秦春芳、夏春霞等教师们,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彰显出了当今时代所呼吁的“匠心精神”。
每年,十里中心学校都会为老师们至少安排一次外出学习,很多骨干教师一年多次培训。仅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一项,近两年来十里中心学校就派出了十余人次之多。“国培项目学校承担的经费少,国家给的经费比较多,那我们就尽量争取机会,让老师们出去。”教导处主任张翔说,“国培省培这一块我们尽力向区里争取名额,我们的乡村老师就这样走进了像北师大、华东师大、扬州大学、安师大这样的名校。”
“让老师们除了在学校里的眼光,更重要的是看到外面的教育发展的大格局,让他们对教育变革、教育改革的实践更有信心,同时引导校内的老师们做好思想准备,更好地扎根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学校领导班子更注重教师培训的长远效应。
而培训项目也并不仅仅是语数学课这样的基本科目。从足球、书法、音乐、阅读、吟诵、无人飞机、3D打印这样的兴趣课程,到校长三段式培训等管理类培训,十里中心学校根据不同老师的特点,以理论培训和跟岗实践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配置了培训方案。
除此之外,十里中心学校还建立了安庆师范大学博士工作站,邀请教育名师进行课堂观察,运用多方资源,为教师们的成长与发展保驾护航。借社会与政府之力,托起了乡村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前行的学海轻舟。
2017年,中央电视台在两会期间播放十里中心学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情况。当年秋季开学,中国教育网平台现场直播十里中心学校开学报到日活动。学校还获得省、市级“最美校园书屋”称号。
璀璨舞台
尽展师生芳华
2016年12月30日,大观区十里中心学校举行了2017年“迎春杯”经典吟诵展演活动。这是十里中心学校书香校园传统项目之一,以其大气的诵读理念,丰富的吟咏形式,深受师生喜爱。展演经典中,老师们不再追求形式的华美,舞蹈的浮华,而是走进经典的内涵深处,将艺术与经典完美结合,唤醒孩子们心中潜伏的诗意。在这个舞台上,主角是学生,他们或唱或吟或演,用最饱满的热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绎着心中的经典、最美的中华诗文。
“我们把舞蹈、音乐和吟诵结合起来,利用灯笼、扇子、纸伞等等许多道具,创新形式。它激发了我很大的创造力,也给了我很大的成就感。”说起“迎春杯”,石俊的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彩,“近几年来,节目效果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刚开始,我们乡村学校的老师们都比较保守,只是让孩子们上台齐读,现在无论是节目编排还是造型,都是老师们自己来。”石俊将这样的改变归功于参加的培训,“学科交叉,年龄交叉,各种高强度的学习,给我们的大脑和血液都更新了一番。”学习促发思考,思考改变行动,石老师的变化源于不断学习,也得益于亲身实践和自主创新带来的成就感。
来校三年,张翔直言,学校最大的变化还是在老师和学生身上:“不管是从教学理念上,还是从教学方法上,都对老师有很大的提升。孩子们通过课程开阔了眼界,训练了思维,通过各种舞台展现自我,激发自信!”
除了学校搭建内部成长平台,学校更是鼓励老师们走向区、市、省,甚至全国的大舞台,只要有一线机会,学校全力支持老师们走出去,拓展视野。
2016年,胡芳芳老师参加中央教科所组织的小学科学优质课大赛,荣获国家级一等奖;科技作品荣获全国一等奖。
石俊老师,荣获全国班会优质课一等奖,2016年度安庆市先进教育个人;
谢一婷老师,2016年获得安徽省科学实验创新说课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安庆市科学优质课一等奖;安徽省科学优质课评比二等奖,获市级论文评比一等奖,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017年,十里中心学校的思品课教师吴艳含一路过关斩将,凭借出色的综合素质,获得省、市思品学科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全国中小学德育精品课程征集展示活动获得省级学科精品课、部级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嘉奖。在全市“好家庭、好家风、好故事”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是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宋腊梅老师执教的《面积与面积单位》在2017年安庆市录像课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巧用绘本、激趣引思》获区级二等奖;
徐冬丽和宋腊梅老师均在“‘互联网+’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取得一等奖的佳绩,宋腊梅还在安庆市2016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荣获3个奖项:课例类一等奖、微课类一等奖、课件类三等奖;
汪婷老师,获省信息化大赛课件类二等奖、市级美术优质课一等奖、市电教作品教学设计类三等奖、市电教作品课件类二等奖、市电教作品微课类三等奖,作为骨干教师参与了市级美术课题研究;
顾媛媛老师,获省科学学科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市级一等奖;
徐冬丽、吴艳含、张翔、胡芳芳、刘丽萍老师在“一师一优课”评选中获省优、其中张翔还获得部优,15名教师获市优;
朱永秀获安徽省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三等奖,17名教师在市级获奖;
徐诗鹏、马刘杰教育创新案例获市一等奖;
甘玲蓉老师,获市级优秀班主任、三名教师获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学校的“生命之美”社团,被授予区特色社团的称号,余翠红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童武老师在全区乒乓球比赛中,获第一名;
谢一婷、吴艳含、刘丽萍的表演阅读视频《心在山水间》获省级“优秀原创作品奖”;
甘玲蓉的《特别的家书》、余翠红的《送爱女上大学的一封信》在全省“写家书·传亲情”活动中,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
“尽可能争取舞台让老师们进行展示”,是十里中心学校一贯坚持的宗旨。近年来,学校承办了大观区教育教学的很多赛事活动,争取把比赛迎到学校来,让老师们近距离接触到更多的名师,也让学生们感受到名师的课堂,促进老师们的反思,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课堂。
学校还要求每个老师,尤其中青年老师,都要上一堂录像课,并聘请专业摄像人员拍摄,留存优秀课堂素材的同时,也给老师们留下了一份讲台上的剪影。
硕果累累,离不开阳光与雨露的呵护,枝繁叶茂,离不开土地与水流的滋养。十里中心学校的老师们之所以能在各大教研比赛中获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离不开的是专业教研团队的支持与配合。教师的每次参赛,首先都是从教研组的磨课开始,然后请区、市教研室的教研员组建指导团队。每一次的活动都是一个团队的战斗,而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在参赛老师们的身后,永远都有着团队合作的身影。与此同时,校内对于教师培训力度的加大,对于校本课程的研发和推行,也对老师们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校内老师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里中心学校始终秉承博采众长、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优化整合各类资源,拓宽教师专业成长路径,三尺讲台植梦想,璀璨舞台展芳华!
新闻推荐
推进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 省政协委员、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李卫平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当前,临床教学工作存在教学资源不足、基地建设滞后、教学模式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李卫平建议,建立协...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