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青豆菱角 潘爱娅

安庆晚报 2017-10-11 11:53 大字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无论伙食吃得如何的好,心中总有一个角落安放着儿时的吃食。比如我吧,面对着家中的小糕点,无论是安庆的麦陇香还是北京的味多美,都不能引发我强烈的食欲。这并不是说这些糕点不美味,而是我天生不爱吃甜食。

能引起我热爱并怀念的,却是那乡间最普通的吃食,如母亲在中秋节晚上准备的盐煮大青豆和水煮老菱角。这些东西,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脑子里晃荡,令我回味无穷。这乡野的吃食,虽登不上大雅之堂,却是我记忆里最爱的美食。

乡野吃食都是带有季节性的吃食,像大青豆和老菱角只有在中秋节前后才能品尝得到。虽然现在反季节的大青豆也有,但口感却是无法相比的。

大青豆是大豆还没有成熟之前的一种豆子,因其味好营养价值高,是老百姓欢迎的家常菜。大豆的青绿期是品味最好的时期,只在中秋节左右能持续一个阶段。菱角也是如此,生长在水中的它,更受季节所约束,过了中秋以后就很难觅其踪影。

这两样的吃食,在所有的食物中虽算不得什么,却不知何种原因,在我的家乡,在中秋节的晚上,大青豆和菱角却成了必不可少的“赏月贡品”。

每逢中秋节,乡亲们都会把自家地里最好的大青豆摘回家,洗净,剪去两头的尖角,放锅中加清水、盐和八角,煮熟后再捞起放篮子里晾凉。一般人家在上午都要煮一大锅,除了留做晚上赏月用,家人随时都可以抓一把,当做点心随便吃。这种吃法也只有中秋节这一天可享受,平日里的大青豆都是剥成豆粒儿当菜吃。

菱角的来源就要麻烦一些了。乡村里虽然有池塘,但养菱角的不多,因此要常去集市上买。我的母亲总是在中秋节的头一天,就把菱角和过节的其它吃食一道买回。菱角有野菱角和家菱角之分。野菱角是池塘里自生自灭的,个小,价格很便宜;家菱角是人工养殖的优质菱角,个头很大,我曾见过二三两一个的家菱角。家菱角虽然个大长相好,口感却比起野菱角来要淡一些。

为了应酬节令,母亲总是买些家菱角回来,洗净、煮熟,然后摆在盘子里显得富态有看相。一大盘子绿莹莹的青豆,一大盘子暗红色的菱角,母亲总是首先把它们装好,摆在让我们伸手够不着的地方。我们也知趣,不去动那盘子中的东西。就是大人不说,我们心里也意会到那是中秋节晚上的“神食”。

乡村里把节日看得很隆重,尽可能按照老规矩过好每一个节日。我的父亲是个老学究,平日里生活可以马虎,到了过年过节就很讲究。吃什么、玩什么、摆什么、祭奠什么,他都按老规矩来办。

中秋节,村户人家也有不赏月的,可我的父亲非得雅致一下。晚饭后,他把小桌子摆在院子里,摆上月饼、石榴,还有就是大青豆和菱角。母亲说,“这些东西是中秋贡品,不可以随便乱动,只有让天上的神仙先尝了,小孩子才可以吃。”母亲说这些话时,一边眨着眼睛对我们笑,一边用下颚指点父亲,意思是,这些个“怪话”都是父亲编出来的。

父亲命令我们围坐在小桌旁边,听他讲故事。这让我们有些不自由,我们只想装一点东西在口袋里出去疯玩。父亲一年四季不和我们亲热,是想借这样的机会来表示一下亲和。然而,我们是不懂去领会他的感受的,只在乎那小桌上的吃货。父亲心里也清楚,一声令下:“你们把这些东西分了出去玩吧!”

我把大菱角大青豆大把地装进口袋,石榴和月饼我不敢拿,姐弟们也不敢拿。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那是贵重食物,小孩子们都知道。

大菱角不多,伙伴们之间不够分配,我也就舍弃自己的享受了。反正那东西都是乡间凡物,也曾经接受过伙伴们的馈赠,舍了也就舍了。大青豆儿,平时是经常吃的。作为菜,我不觉得它有什么好的。可我用手捏着水煮青豆角儿作为点心,一个一个放在嘴里,一路玩儿一路嚼,咸咸的、香香的,那趣味竟是无比美妙。小孩子有时会瞎想,认为那是“贡品”,是被神仙尝过之后的味道。

就是这样的美妙滋味,被久久停留在了我的味蕾深处,竟成了我记忆里无法超越的美味。

新闻推荐

“把完善政协工作机制列为市委常委会专门议题”——安庆市贯彻中央及省委关于人民政协工作决策部署情况监督性调研活动侧记

安庆市政协工作的创新经验做法要固化,要有长效机制,要把研究完善政协工作机制列为本月市委常委会专门议题,确保今后工作有章可循。”在政协工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监督性调研安庆市汇报会上,与会的市...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