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打造蓝莓全产业链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5-24 11:12 大字

■ 星级记者喻寒松

蓝莓,这一原产自北美的水果品种,自1998年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胡勇副研究员在怀宁县黄墩镇栗山林场引种28亩,建立了安徽省第一个蓝莓试验示范基地以来,历经21年的发展,在怀宁大地从无到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5月21日一大早,记者来到怀宁县黄墩镇独秀谷,只见青山绿水间分布着2000多亩蓝莓种植园,栽培示范区、种苗繁育区、休闲采摘区的标志牌引导着参观者,一颗颗蓝莹莹的蓝莓果散发着清爽宜人的玫瑰香味。省蓝莓协会会长胡勇向记者介绍,安徽省地处北亚热带,气温、光照、降水量和低温单位均可满足兔眼蓝莓和南方高丛蓝莓的生长需要。蓝莓种植的唯一苛刻条件是依赖于Ph4.5—5.5的较强酸性土壤,而安徽省的酸性红黄壤在大别山区、沿江丘陵和皖南山区均有大面积的分布。特别是怀宁县丘陵面积95万亩,其土壤主要以红壤和黄棕壤为主,各种植基地单元之间有森林、湖泊作为天然屏障,非常适宜蓝莓的生长需求。

“蓝莓种植收益非常可观。 ”安庆蓝莓农业科技公司技术人员冯国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露地栽培上,每亩需种苗220—300棵,平均每株10元,种苗费在2200——3000元/亩之间;管理费500元/亩/年。定植后,收果前3年,每亩合计投入费用1万——1.5万元左右。第四年开始挂果,当年每亩产出300斤,从第五年开始,南方高丛蓝莓每亩产出700斤,兔眼蓝莓每亩产出1400斤。主要用于鲜食的南高蓝莓在上市季节平均销售价格35—40元/斤,用于深加工的兔眼蓝莓平均销售价格15—20元/斤,每年每亩产值2.5万元左右,每年每亩纯收入1—1.5万元。对于规模种植户来说,一般6年时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入。

记者来到一蓝莓加工企业,通过监视屏幕看到,一筐筐蓝莓果上了企业的生产线,通过各道加工程序,变身为一瓶瓶蓝莓酵素。该县2017年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精品示范园实施方案以来,累计兑现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引导村镇、企业投资超过10亿元。如今,全县蓝莓种植面积扩增到4.5万亩,当地三家蓝莓深加工企业与全县主要蓝莓生产基地实现了对接,与农户通过合同订单、加价收购、利益返还等形式,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该县江俊杰副县长介绍,全县3.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蓝莓)标准化生产基地获批进入创建期,65家蓝莓生产企业年产蓝莓19250吨,初步形成以良种繁育、规模种植、游客采摘、预冷保鲜、食品加工等较完整的蓝莓产业链。今年,预计可采摘的蓝莓基地有8600亩,总产5600吨,加工各类蓝莓产品6400吨。接待游客60万人次。

新闻推荐

怀宁多措并举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本报讯为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监管,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怀宁县医疗保障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打击欺诈骗保工作。为提高干部...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