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镇:稻虾田里唱响致富歌

安庆日报 2019-05-21 10:18 大字

“以前种水稻,一般每亩只能赚二三百元,现在稻虾轮作,一亩能增收3000多元,这条稻虾共生路我算是选对了。”怀宁县黄龙镇种植大户朗银杰说。眼下正值龙虾丰收时节,朗银杰正在稻田里忙碌着。一排排虾笼捞上来,里面满是活蹦乱跳的小龙虾。

近年来,小龙虾逐渐成为人们喜欢的美食,小龙虾的价格也不断看涨,这不仅给龙虾的养殖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给农民带来了一条宽广的致富之路。为此,黄龙镇把“稻虾共生”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富民工程加以推进。“每天龙虾刚出水,就被等在旁边的客商拉走了。要是有货,一天上万斤都不愁销。”朗银杰说。朗银杰从2002年开始从事“稻虾共生”,从起步30亩,现在发展到1080亩。和他一样,目前在黄龙镇从事‘稻虾共生’的养殖大户有大贩村集体500亩、杨林村黄三毛200多亩、康宁村陈义龙300多亩……全镇共发展3000多亩。

“在稻田需要排水整田、插秧时,稻田中为投放的幼虾或留存虾准备一个宽敞、充足的藏生水域,等整田、插秧完成后再放水,把沟里的幼虾引放到稻田里让其继续生长,到水稻收获时这些幼虾便长成了大虾,实现了水稻与龙虾的‘双赢’。”朗银杰说。

在金河村皖河组一块300亩的稻田里,用网全部围了起来,挖沟朗银杰和工人正在田里上水、清毒、肥水、栽草。“这快精养田放了2.7万尾龙虾苗,到7月份就可上市,一亩最低能产龙虾180斤。”

“龙虾食性杂,喜食鲜嫩野生水草、水生昆虫幼体,稻田为龙虾提供丰富食物,龙虾为稻田除草、除虫,帮助稻田松土、活水、通气,通过新陈代谢、排出大量粪便,起到增肥效果。‘一块田、一汪水,一年两季小龙虾,同时收获稻和虾’,实现‘一田两季,一季双收,一水两用’的高产高效目标。而且‘稻虾共生’生态环保,稻田里的龙虾脱的壳和排泄物是禾苗生长的天然有机肥料,减少了禾苗生长对化肥的依赖;稻田里的龙虾又是禾苗的治虫好手,稻田里的害虫都是龙虾的美食,禾苗无须再打农药,既减少了农村的水土污染,又提高了稻米的质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黄龙镇农业站站长张智峰介绍说。

通讯员檀志扬潘邦

新闻推荐

怀宁举办国际蓝莓文化旅游节

本报讯(记者胡劲松)5月18日,第三届怀宁国际蓝莓文化旅游节开幕。开幕式上举行了“怀宁蓝莓”全产业链系列标准发布,“怀宁蓝...

怀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