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征麟:清代著名地图学家 何谓 文/图

安庆晚报 2018-12-08 09:06 大字

咸丰十一年(1861)湘军占领安庆的时候,清廷下谕曾国藩咨询筹设长江防守事宜。曾国藩复奏,认为江防局面宏远,事理重大,应专设“长江水师”。清政府批准了曾国藩的建议,于同治七年(1868)正式建立了长江水师。

长江水师信誓旦旦,要打造“天堑雄师”,可是防务之始连一张详备的地图都没有。曾国藩督促幕僚,四处物色有测绘专长的人。同治八年(1869),黄翼升(湖南长沙人)出任长江水师提督,其幕僚王香倬(湖南衡山人)向他推荐了一位长于图谱之学、精地理及绘图的怀宁人马征麟。

马征麟(1821~1893),字素臣,一字钟山,号淡园。他是一位秀才,铨选“尽先补用”知县(职位有空缺时,优先选用此人)。当他终于等到知县的位子时,却主动申请去做一个掌管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的教官(太平县教谕)。马征麟得到长江水师招用后,立即着手绘制新的长江防务图。他率队历时8个多月调查测绘,然后编制成图。黄翼升为此图作“叙”,王香倬作《长江图后序》,书法家何绍基题签“长江图”三字。据“叙”及“后序”载,马征麟等人经过“往复回环、程逾万里、游览乃遍”的实地考察、测量绘制而成的长江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长江图是中国自行测绘的第一部长江河道图,也是关于长江河道的第一部历史地理专著,还是目前所见中国古代内容最丰富、绘制最精确、比例尺最大的一幅长江中下游河流水道军事地图。测图的地理长度,从湖北江陵至江苏南通,详细反映出沿江山川、湖泊、城市等地理地貌概况,并附以地名沿革和历史事件的注释。尤其可贵是,还对一些涉及长江河道演变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论证和探讨。

同治九年(1870),湖北崇文书局刻印马征麟的《长江图说》全5册。《长江图说》中有地图72幅,西起荆州,东到江阴,绵亘五省(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湖浸,“计有兵营二十二,戈船哨弁七百,为兵之数万,分立五标”。图全长330厘米,宽16.5厘米,横向分为6册,每册12幅。另有1幅淡描色地图,范围自九江至长江入海口,幅面20.5厘米×432.5厘米。每幅图为朱墨双色套印,方向为上北下南。属“计里画方”型制(为使地图图形缩小尺寸正确而使用的一种按比例绘出格网的方法),朱色网格把每幅图划分为32方,每方格边长2.5分,每方折合5里,换算成比例尺约1:30万。长江图不仅绘制长江本身,还对长江干流的河势、沙州、港口及沿江州县有较多的注明文字,内容主要包括长江水师兵力部署、沿江津要、湖泊、地形等,使得长江流域地理环境一目了然。河流以双线表示,地物、山体为形象化的立体描绘,县、府驻地以圆状圈形表示城池,村庄居民地之间注有里程数。

马征麟在《长江图说》中提出,长江中游的兵家应特别注意两个要塞:“鄂之武昌,太平之采石。”马征麟在另一部《长江要津》中,称南京“划子口”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前扼长江、后接滁口……为金陵之门户”,并且指出“最为冲要者当即此矣”。后来事实证明,此处之得失关系到南京之存亡。划子口对岸是清代南京江宁要塞乌龙山炮台,1899年两江总督刘坤一加固了此江防炮台。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之前,中国军队事先于划子口设置了工事。12月初南京保卫战时,中国海军的炮队进驻划子口,担负“最前哨”的守备任务。日军军舰沿着长江溯江而上,受阻于划子口。尽管中国海军不敌日军,但延缓了南京沦陷的时间。

《长江图说》多处写到皖江的特点及兵家必争之地,如卷九:“惟(长江)北岸自广济之武穴至望江之雷池,迄至安庆之皖口,上下四五百里,旷远平夷,陂泽相属,疏泄之工,于兹可施。尝以夏时涨发,登匡庐之阴,以望广(广济)、黄(黄梅)、宿(宿松)、望(望江)之郊,……浩汗,横无际涯,曰:‘嗟乎!此必禹迹之所谓东为北江者也’。”又如卷六:“归林滩,古桑落洲也。”这个“归林滩”,位于宿松县汇口镇程营村和归林村一带(与江西九江接壤),是南北朝著名的古战场,三国周瑜练兵点将的地方。

马征麟还提出治江五策:“禁开山以清其源,急疏浚以畅其流,开穴口以分其势,议割弃以宽其地,修陂渠以蓄其余。”这“五策”成为治理长江及湖泊的重要方略,体现了保护自然生态、人水和谐的治水思想。

《长江图说》对长江水师的军事防务提供了极大便利,马征麟也因此而出名。他又被派往其它地方去测绘河流及陆地。当时虽然有本朝学者李兆洛(江苏常州人)编纂的《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20卷可以作为查考地名沿革变迁的重要工具书,但其中存在诸多谬误与不清晰之处。同治十年(1871),江宁布政使桂嵩庆(江西抚州人)按照李鸿章的指示,准备刊刻一部舆地沿革图集,于是延请马征麟协助校刊曾国藩幕僚(江苏仪征人)厉云官的《历代沿革图》。马征麟于事后自言,对厉氏原图“略加订正,析殷制、《尔雅》为二,增秦郡一图”,并且“各系谬论于纸尾”,“惟春秋一图,疏漏亦多,篇幅太隘,未能悉补,须另作拓本,故俟异日”。

这部图集封面上题写的书名一如厉云官旧图,书作“历代沿革图”,而内文书口处以及目录卷端俱题作“历代地理沿革图”,所以后世多通称作《历代地理沿革图》。图集内同厉云官原图一样,朱、墨双色套印,分别示今、古地名,朱色为今,墨色为古。

经马征麟之手改定的《历代地理沿革图》,最初面世时与李兆洛的《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等汇刻在一起,合称《李氏五种合刊》,简称《李氏五种》,亦通称《李申耆五种》。因此,后来多误以为该图作者系李兆洛,清末江苏武进恽氏兄弟恽毓嘉、恽毓鼎撰著专书考订该图疏误,即误题作“李氏《历代舆地沿革图》校勘记”。直到1997年,由地理学专家曹婉如女士统纂的《中国古代地图集:清代》一书的出版,其中有专章“马征麟长江图研究”,才厘清事实,正确述说《历代地理沿革图》真正编绘者为马征麟。

光绪十八年(1892),安庆知府联元(满洲镶红旗人)呈上司奏请特奖马征麟五品卿衔(对负责文书、草拟者称京卿),获得批准。曾国藩称马征麟为当代大儒,十分赏识,曾赠予对联:“钓竿欲拂珊瑚树,中史频倾赤玉盘。”

马征麟投身长江水师军需之务,是有渊源的,直接受到了父亲马守愚的影响。马守愚是安庆有名的乡贤,咸丰改元(1850)举孝廉方正。“其博学,务实践。自经史外,于国家掌故、九流家言无不究览,顾一纳于礼。”(王懿荣《乾嘉余脉杂钞》)马守愚曾担忧词章家不足与言文,每以文采视之。他说:“学有三失:考据家失之琐,理家失之疏,文彡家失之浮。唯学礼可以挽救。”又说:“文者礼之博,礼者文之约。道之体,礼在文先,学之序,文在礼先。”“易为制作本原,礼为群经抵蕴而要,善学者,读经为通今;不善学者,读经为博古。”马守寓性情和易,与人无忤,而严于律己。因此,人们对他很敬畏。他积极倡办团练,迎战太平军。太平军失败后,他出资建立书院。

马征麟同样勤学嗜古,精于礼,曾谓“礼之精义不贯,不可以治群经”,又说“士宜有理经以立体,习朝典以致用”。在太平县任教谕时,有“经师”、“人师”的美称。自撰书院楹联:“文亦何奇,只如蜂蜜蚕丝,食古自化;学能成实,便是凤毛麟角,异代同钦。”赠诸生联:“学似秋禾须结实,文如春树自生花。”同治年间怀宁重修《怀宁县志》,他与舒卓元(怀宁人,彭玉麟幕僚)一道,经过十余年的修订纂辑,考古证今,征求允当,除杂记一卷没有完稿,成书已十有八九。他临终交代弟子舒景蘅,一定要完成未竟事业。

马征麟是一位奇才,著述颇丰。因繁体字简化及文化发展,后来连许多安庆读书人也不知道“馬徵麐”这个名字,更不知道他写了哪些书,尤其在地理学及长江测绘图说所做的历史贡献。马征麟主要著述除了《长江图说》《长江要津》《历代地理沿革图》,还有《周官徵》《周官联谱》《考工记注》《仪礼表读》《仪礼提纲》《礼记正蒙》《六礼吾从录》《家礼外记述训》《春秋律》《论孟正蒙》《学庸正蒙》《小学六艺谱》《素行居藏书目录补编》、《书目举要》、《仙源书院藏书目录》《马钟山遗书》等。

新闻推荐

隔壁人家拆房 自家房屋“遭殃” 镇政府:根据鉴定结果,进行相应处理

11月27日上午,家住怀宁县月山镇的潘先生致电《安庆晚报》热线:前不久,隔壁人家在拆房时,殃及到我家房屋。我家房屋墙壁上现在...

怀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