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寺御书碑

广西日报 2018-11-28 10:19 大字

韦捷

元大德八年(1304年)正月,漠北总兵孛儿只斤·海山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不久,作战勇敢的海山就被元廷封为怀宁王,海山认为是次子带来的福气,就给他取名图帖睦尔,比喻意志坚强。

1307年,海山当上皇帝,史称元武宗。元武宗登基后,册封立了大功的弟弟寿山为皇太子,并与弟弟约定“兄弟叔侄世世相承”。

1316年12月,元仁宗(寿山)却立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打破了叔侄相传的誓约。但他不忍心把哥哥的两个儿子(和世瓎、图帖睦尔)除掉,就把和世瓎安置到漠北,年少的图帖睦尔则继续留在大都(今北京)学习儒学。所以,图帖睦尔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对中原历史非常熟悉。此外还善书法,“落笔过人,得唐太宗晋祠碑风,遂益超诣”。

至治元年(1321年)5月,图帖睦尔被流放琼州(今海南省)。8月南下途经贵州(今贵港),听说境内南山寺是个风光优美的南疆名刹,便特意上山游览一番。带罪流放的他并没有受到寺僧的冷遇,相反,僧人在当时元廷皇室内斗严重的时局下,仍给予其帮助。这对于途中频遇人情冷暖的落难王子而言,倍感欣慰。在他留寺夜宿当晚,周边不时传来的岭南俍歌像仙乐一样,使他对当地的淳朴民风有着极深的印象。

第二天,图帖睦尔要赶路了,寺僧将几个壮家白饼相赠,住持指着白饼上的几粒芝麻说:“这小芝麻很不起眼,但它的生命却很顽强,不管撒在什么地方,只要给它一点水土,秋天,就会还以丰厚的回报。”

时至今日,贵港北部山区的壮胞还在传唱着一首《俍歌·叹王子》:

王子南下斗,骑马游南山;

板陷闪之凡,经磨难眉福。

奸臣害忠良,特跨洋琼州;

穿府又卦州,淋他流潺潺。

至治三年(1323年)11月,图帖睦尔奉召还京,结束了在海南岛的流放生涯,北归途中他重游了南山,并亲书“南山寺”3个汉字赐予寺僧。

1328年,图帖睦尔在大都登基称帝,庙号文宗。翌年,贵港地方州官捐俸立碑,临摹文宗手迹“南山寺”于石碑上,史称《御书碑》,并撰序题跋:“至治元年八月,皇上潜邸幸南,道经南山,驻骅登览。至治三年冬十一月还京都,复幸是山,观阅洞中,亲洒宸翰‘南山寺’字赐寺,僧为之匾……”此碑立于石佛洞北壁,原碑毁于“文革”时期,今碑是据广西博物馆拓本重刻。

元文宗南下流放与北归途中均停宿南山寺的这段史实,清代贵港地方乡绅陈佐极在《游南山和方毅甫先生韵七古》写道:曾闻元代龙暂驻,御篆巍巍镌飞翰。

新闻推荐

警营开放日

11月22日,怀宁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特警向学生介绍盾牌的防御性能、用途并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体验。当日,怀宁县公安局...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