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合机很快乐

新安晚报 2018-11-24 09:44 大字

□合肥吴平

如果当初没有来铁路,我现在已是一名有着二十三年教龄的中学老师。

合九铁路没有通车之前,地处皖西南的怀宁人对于铁路的认识是模糊甚至是夸张的,那个只能在电视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冒着白烟喘着粗气大嗓门的黑家伙,在我们的印象里除了威武便是神奇。我的一个亲戚,上世纪60年代当兵退伍后,被分配在北京东郊火车站烧锅炉,他寄回老家的蓝灰色的铁路大衣,让村里人羡慕不已。都说,铁路多好啊,你看,这大衣多厚,布料多好,穿上肯定暖和。

后来,人生的两条铁轨真的摆在了我的面前,当安师大和合九铁路这两张截然不同的录取通知书摆在我面前时,懵懂的我在家人的建议下选择了后者。

1994年腊月,我们第一次来到合肥机务段学习。进入厂区,老旧的厂房,黝黑的外墙,来回走动的穿着各色油包的铁路工人,还有那些比人还高不说话的硕大铁疙瘩,以及弥漫在厂区每一个角落的汽霭,让我错愕不已,这就是传说中的“铁路”?置身合机老段的我,那一刻心凉了半截。至今我还记得听闻我的抱怨之后,父亲在电话里一阵沉默,最后给了我六个字:既来之,则安之。

十多年后,我们由之前的合九公司并到了合肥机务段,随后又来到了新蚌埠路上的合机新址。这时,内燃机车成为牵引主力已有多年,蒸汽时代的空气污染,在新的合机不复存在。虽然,当时的新厂区道路和绿化,以及其他辅助设施还没有跟上,但放眼望去,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现代化的工厂模样已现端倪。同时,合机的标准化也让我们这些“地铁小弟”对“国铁老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生产工艺的严格要求,工具和备品的有序摆放,管理制度的严谨科学,让我对合机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家讲“标准”守“规矩”的有生机的铁路单位。

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了,用记忆的老照片对比今日合机,我们会惊喜发现,这个有着60年历史的机务段,已是满目葱茏,面目一新。高端标准的篮球场网球场,设施齐全的职工活动中心,干净漂亮的食堂澡堂,明亮舒适的职工休息室,秩序井然的停车场,着装统一的干部职工,所有这些,都让人振奋和激昂。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年随着企业的发展,更加标准的管理模式,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入心的人文关怀有效融合,汇成了一股巨大的动力,让不走捷径的合机人人乐于奋斗,精进工作,标准化建设走在了全路的前列。

今年国庆节,老父亲坐动车来合肥,我带他参观合机。老人家望着厂区一阵赞叹:这简直比大型外企还漂亮啊!他转过头问我,现在的老师待遇很不错,你还后悔来铁路么?我笑了笑,答:我在合机很快乐。

那一刻,秋阳高照,厂区路旁茵茵如毯的草地,被涂上了一层幸福的金黄。

新闻推荐

警营开放日

11月22日,怀宁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特警向学生介绍盾牌的防御性能、用途并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体验。当日,怀宁县公安局...

怀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