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关注小微水体有了“守护人”

安徽日报 2018-10-24 09:44 大字

本报记者 胡劲松本报通讯员 檀志扬

“以前,黄马河里到处都是生活垃圾,河水又黑又臭,河道严重堵塞,村民苦不堪言。”怀宁县金拱镇黄马村党总支书记程改善告诉记者,三级河长定期巡查后,这里变得河畅水清。

黄马河全长3公里,涉及4个村,灌溉受益面积6500多亩,受益人口7000多人。过去,像这样的农村小微水体很少能获得有效管理,而如今,怀宁县将河长体系向农村小微水体延伸,实现县乡村河长制全覆盖,确保每条河流、每处湖泊、每座水库、每座塘坝及小微水体都有“守护人”。

记者了解到,怀宁县水系发达,河湖库渠众多,境内总流域面积1276.0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皖河、皖水、人形河等,湖泊有三鸦寺湖、芝麻湖、白洋湖等,水库有100座。曾几何时,这些河湖的水体都受到不同程度地破坏,农村小微水体更因为缺乏有效管理,导致不少小水沟、水塘发黑变臭,不仅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还影响了周边生态环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严格落实河长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河湖水体清扫保洁常态化,并把保护范围延伸到小微水体,实现了小微水体日常管理常态化。”怀宁县河长办主任、水利局局长董学海说,该县还广泛动员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到河湖常态化清扫保洁工作中,不断壮大小微水体管护队伍。

在怀宁县清河乡李柳组,村庄中心一口15亩的当家塘周边垂柳依依,水面清澈见底。“我们全乡有当家塘98口,过去都是‘散养’式管理,使当家塘成了臭水塘。”清河乡副乡长夏民生说,去年,该乡结合美丽乡村和生态水库建设,对这些当家塘进行了彻底整治,组织乡村河长定期巡查,发动民间护河人、志愿者200多人义务清理垃圾,把当家塘变成了“风景塘”。

张余杰是一位退休教师,也是怀宁县江镇镇日新村张家大屋自然村的民间护河员。河长制实施以来,他每隔两三天就和护河队员一起,带着钉耙在村里的皖河支流段巡查一次。“我们平时主要是巡查堤防,发现有杂草太深影响观察堤防就除掉,看见垃圾就清理掉,看到有乱搭乱建、乱耕乱种就出面阻止。 ”张余杰说,附近所有受益于皖河的村庄,都有人参与到护河队中,这也是应该履行的义务。他盼望着这一河碧水向东流的景色,能留给子孙后代。在江镇镇,和张余杰一样的民间护河员有367名,民间护河员一般一周巡河3次,遇到强降雨天气还会增加频率。

怀宁县石牌镇水道纵横,共有大小河流66条,市级管理水库1座。该镇要求所有河道的河长每星期不少于2次巡河,对镇域内所有河道建档立卡,明确责任领导、具体责任人,整改措施及治理期限。镇政府聘用具有专业资质的水利工程维护管养和环卫公司,开展镇域内河道水面漂浮物及河道两岸沿线的垃圾日常清理,开展常态化、专业化的河湖环境养护工作。 “公司10名保洁人员每两天在长江同马大堤巡查一次,发现垃圾及时清理。”环卫公司负责人钟德伦介绍。

为落实责任,怀宁县委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常委会扩大会议调度内容,层层传导压力。全县建立起“河长工作联系单”制度,发现问题列出清单、明确责任、挂账整改、跟踪问效。目前,怀宁县以河长制为主体,群众主动加入,志愿者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河湖管护与治理工作的局面基本形成。

新闻推荐

非遗戏曲“大PK”

中国戏曲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地方戏,作为活态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凝结着地...

怀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