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兵的家国情怀

马鞍山日报 2018-08-01 09:49 大字

■通讯员王智银

今年73岁的张忠福家住善厚镇万元行政村张府村民组,其父母养了四男二女,张忠福排行老二,因为在村里辈分高,同年相仿喊他“二老爹”,晚辈呼之“二老爷”。张忠福年少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读完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务工了。他挨过饿、受过冻,青年时,披星戴月挑水库,起早贪黑挣工分。那一代人吃过的苦他都吃了,受过的罪他都受了。1969年冬,张忠福身披大红花,头戴绿军帽,被乡亲们敲锣打鼓送到了部队。

入伍后,经过三个月的集训,张忠福被分到安庆市军分区怀宁县中队(现在的市武警部队前身)。他和战友们的职责是负责看押犯人,并担负武装押送被执行死刑的重刑犯的任务。第一次押送重刑犯前往某地执行枪决时,张忠福和他的战友,心情既紧张又恐惧。但他很快适应了这种“硝烟弥漫”的工作节奏。在部队,张忠福勤奋学习,忠于职守,进步很快,第二年就加入了党组织。

张忠福在部队入党的消息传到了村里,牵动了一位姑娘的芳心,她就是日后成为张忠福结发妻子的杨礼秀。生性泼辣的杨礼秀自小和张忠福在放牛岗上长大,张忠福入伍后,他们常有书信来往,鸿雁传情,互相鞭策。男儿有志在军营,后方巾帼不示弱。成年后的杨礼秀劳动积极,追求进步,重活累活干在前”,并被选为村里“铁姑娘”队队长。1975年,就在张忠福退伍的这一年,杨礼秀也加入了党组织。这年秋后,两人喜结良缘。

张忠福退伍不退志,时刻保持着一名老兵的本色,先在万元村办林场担任副场长,任劳任怨,默默付出。责任田承包到户后,他又回到村里与妻子一心务农,踏踏实实当农民。2011年大旱,夫妻俩没有丝毫气馁,起早贪黑,既要收割午季作物又要灌溉水田,抢种抢栽。张忠福不善言辞,耕田耙地,抛秧撒种,打水修埂,妻子指到哪干到哪。杨礼秀安排农活有一手,16亩田地,栽插了10多亩“籼优”,两亩西瓜地套栽了棉花。对水源不足的滩滩拐拐,种豆的种豆,点芝麻的点芝麻,不让一块地闲着、空着。当年,《巢湖日报》还以《夫妻党员抗旱忙》一文报道了他们的抗旱精神。

父辈参军报国的风范也潜移默化感染了后代,1998年,张忠福次子张孝龙应征入伍,成为阜阳市武警支队的一名战士,因为表现不错,2000年加入党组织,并被评为“优秀士官”,直到2014年复员,现定居阜阳。这些年来,张府村民组在张忠福、张孝龙父子的影响下,先后有10名青年走进军营报效国家。每当村里有后生参军了,张忠福总是以一名老兵的身份送他们一程,说上一些勉励的话。2016年,村里的小伙子张某雨应征为北京某防化部队的一名战士,即将奔赴军营,临行前,张忠福特意与他合影留念。“老兵送新兵,参军到北京”这在村里已成为佳话。

作为一名老兵,张忠福的“八一”情节很浓,也非常关注国家大事,用他的话说,国是大家,家是小国。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国家的强盛是分不开的。每晚的“新闻联播”他是必看,电视剧《亮剑》他是百看不厌。“如果年轻三十岁,一旦发生战争,部队有召唤,我照样扛枪上战场!”。

晚年的张忠福生活无忧,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就开始享受国家出台的老兵生活补助政策,从当初的每月6元到现在的每月400多元。对此,张忠福很是感念。他说:“我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兵,扛了五年枪,站了五年岗,对国家没做出什么贡献,但党和国家没忘记我们,不仅生活上有稳定的补助,每到节庆,组织上还安排人来看望慰问,我知足了,也很感激。”

新闻推荐

法院查封房产 74万债务终于还清

本报讯(闫慧敏周国庆)7月17日,怀宁法院执行局收到一封申请执行人邮寄的感谢信,犹如夏日里的凉风,让每一位在“江淮风暴”...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