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和他的“开心农场”

四川农村日报 2018-05-08 06:35 大字

28岁的林涛现在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这和林成林当初的期望有些不一样——这位一直生活在农村的父亲,希望儿子读完大学后留在城市里工作。

春暖花开的4月,在中国东部安徽省怀宁县青圩村,林涛穿着一件衬衫,驾驶一台拖拉机在耕田,成群的白鹭在机器的轰鸣声中紧紧跟随。

“它们很聪明,跟着拖拉机,在翻开的泥土里,能找到很多吃的。”林涛说。

林涛流转了其他村民的500多亩土地,每年给他们固定的租金。他现在是一名职业农民,在中国农村,这是一个新鲜的身份。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农业是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现在这种方式已逐步让位于职业农民经营的家庭农场。

林涛2013年回到青圩村之前,在奇瑞公司工作——这是一家知名的汽车企业。“我在大学里的专业就是与汽车相关,回到老家种田之前,我每个月差不多能拿到5000块钱。”林涛说。

至于回到农村的原因,林涛说,这些年很多农村年轻人出去打工,不少田地抛荒,每次回家看到上面长满野草,就会想起小时候每一块地都种满庄稼的情景,荒了觉得特别可惜,“没有什么特别远大的理想,就是想把这些田地租过来都种上庄稼,我爱人也很支持,我就回来了”。

村里很多人不理解林涛夫妇的选择。“每次去幼儿园接孩子,和其他家长聊天,他们听说我们是回来种田的,都不太相信。”林涛的爱人王琳说,在他们看来,考大学“跳出农门”才是正确的选择,又回来种田,“那可能是在城市里混得不好”。不过,相比其他人,一开始反对儿子回家的林成林很快转变了想法,“他有文化也有干劲,现在农村需要他这样的人”。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像林涛一样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安徽省农委的数据显示,去年安徽省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数量达到7.7万家,位居中国第一。在1298个省示范家庭农场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年轻人回乡创办的超过170个。

刚开始回到村里,林涛流转了900亩田地,后来逐年增加,最多的时候达到2000亩,不过从2016年开始,他逐步减少流转的面积。“刚回来的时候觉得越多越好,经过这几年的经营,慢慢掌握了农业的规律,流转面积不宜太大。”林涛说,国家鼓励适度规模经营,适度非常重要,有句俗语叫“贪多嚼不烂”。

林涛和其他农民不一样的除了经营理念和方式,还有平时的穿衣打扮。农忙的时候,他穿上工作服,也会被晒得黢黑,但只要闲下来,他会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看起来和城市里的白领差别并不大。“一直以来,农民的固有形象好像就是不修边幅,早就应该作出改变了。”林涛说。

据新华社合肥4月29日电

新闻推荐

安庆高速交通车流量23余万辆次

本报讯(方敏卢向波)“五一”小长假时段内,正是结伴出游、赏花踏青的好时节。安庆市合安、沪渝、济广、岳武安庆段四条高速公路实行7座以下小型客车免费,车流量开始大幅攀升,针对节日特点,安庆高速...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