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光大戏剧盔帽技艺

安庆日报 2018-03-05 09:17 大字

怀宁戏剧盔帽作为唯一能代表安徽戏曲元素的产品,前不久入选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只是安徽省文化厅在全省范围内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创意产品15项参展作品之一。

戏剧盔帽俗称唱戏人的“行头”,在舞台上能丰富表现剧中人物的“神”、“型”、“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复杂而精湛且品种繁多,它的样式基本是沿袭明朝的服饰、官帽。因角色需要而其特定的盔帽,在戏剧舞台上塑造出了无数个令人难忘的经典形象。

盔帽既属剧装之列,又是一门稀有的民间手工艺术。说戏剧不能不说盔帽,在怀宁说戏剧盔帽不能不说产云秋。在石牌,产云秋的大名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得上来,但一说“帽子产”,几乎没人不知的。

在产云秋看来,每顶盔帽都有其特定含义,做法也不尽相同。做得好,就需要个人具备强大的美工美术功底和一定的戏剧知识、文化底蕴。“我热爱文学,喜欢历史,也学习哲学。这些,对我的技艺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直到现在,70多岁的他休息的时候,手里总少不了一本书。几十年来,他刻苦自学了绘画、雕塑、书法、篆刻、园林设计、古建装饰,为的是以国学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从13岁学徒开始,产云秋做了56年戏剧盔帽。22岁时,产云秋就成了石牌戏曲盔帽技艺的第五代传人。制作戏帽是技术活也是耐心活,更是良心活。“一顶戏帽制作下来差不多得30道工序,最简单的也要十几道工序。从最开始的刻纸、粘贴、加网子、压制成型、淋粉、上漆、贴箔、点翠等等,每一道工序都很复杂,需要手眼配合及时,对技术要求十分高,一般的一顶戏帽制作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产云秋说。

“盔帽还有高档、中档、低档的区分,名伶用高档的盔帽,以显示身份。此外,戏剧盔帽除了演出时佩带之外,有时还被演艺界作为一项特殊的礼物相互馈赠。”说起戏剧盔帽的前世今生,产云秋有着说不完的话。

说话间,产云秋拿出了一顶皇后帽,“先要把600克的铜版纸凑成花纹,然后要经过铁丝编起来,接着系粉条子,然后穿珠子、点翠,这样无论怎样紧赶也得要四天时间。”四天时间,凝聚了他的心血,完成的是他的杰作。每当看到台上的演员披挂上阵,字正腔圆地表演,台下观众兴致盎然地欣赏、鼓掌,产云秋都是陶醉其中,“我痴迷戏剧盔帽制作呢。”

如今,“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产云秋也被文化部门确定为戏帽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产云秋所在的石牌镇也正在打造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就是想收几个有热情有一定知识素养的徒弟,我们一起把戏剧盔帽制作工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说这话时,产云秋眼里满是期待。

为有效保护戏剧盔帽这一优秀传统技艺,怀宁县文化部门历经几年的时间,深入乡村对包括产云秋在内的全县所有制作戏剧盔帽老艺人进行调查走访,并对其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录音、录像,整理恢复戏剧盔帽制作工艺,使得这一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传承。目前该县正在积极完善戏剧盔帽相关材料,着手将戏剧盔帽申报第六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吴良伦

新闻推荐

一个链接 三个帮扶蓝莓成为怀宁产业扶贫“第一引擎”

本报讯日前,在怀宁县黄墩镇美林蓝莓基地里,农民们正对新栽植的蓝莓进行施肥管护。2017年,三桥镇金闸村发展30余亩(一期)蓝莓种植基地,通过优先安排贫困户就近就业保障其工资性收入,带动该村贫困劳动力7...

怀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