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凉亭石磨的变与不变 本报通讯员 吴良伦

安庆日报 2018-01-18 09:29 大字

凉亭,怀宁县的一个乡镇,这里因盛产青石让人记住了它的名字,更因为出产养生健身的小石磨而声名远播。

大磨山、小磨山、蟹子冈、狮子山,逶迤连绵,连体青石矗立,凉亭乡早年就荣膺“砻材之地”“石磨之乡”称号,据记载,300多年前,怀宁县凉亭乡青山村、磨山村、代店村村民就开始利用家乡难得的青石资源,用以加工石磨、石碓、石臼。

过去的农村,几乎家家都有石磨,一日三餐哪里离得开它?磨磨,有的地方用牲畜,更多的地方用人推:由一人或两人一送一收,石磨匀速地转起圈子,另一个人坐在石磨边负责往磨眼里投放玉米、小麦、高粱,别小看了磨磨,早年,农村不通电,许多谷物加工靠的就是石磨。如果说推磨是个体力活,那么点磨眼绝对是个技术活,快不得,慢不得。快了,轻则会让磨杆撞了手,重则将装待磨的粮食打翻。慢了,又会让磨空转,白白耗了人力之外,也会伤了磨齿,减损石磨使用寿命。

月亮走,我也走。随着电力应用的普及,用来谷物脱壳的石碓、石臼派不上用场,彻底下岗了,聪明的凉亭人转而专事石磨加工。凉亭乡独有的青石,用它加工成的石磨磨制的食物,品味纯正,不象钢制刀片因搅拌摩擦产生高温而导致食物品味改变。为什么专事石磨加工呢?原来,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都市人特别是都市老年人喜爱喝地道的豆浆,喜爱吃原汁原味的米皮、芝麻粉、糯米粉,而经由凉亭石磨磨制的食物纯正地道。

不变中有变,聪明的凉亭磨农善于把握市场变化,一改原来直径60---70厘米的大石磨,为直径10—30厘米的小石磨,这样一来,占地不多,客厅里、厨房里就地加工。试想,都市那些赋闲在家的老人,每天一边悠悠转动小石磨,既锻炼了身体,又享受到自己想要的原生态的劳动成果,该是多么惬意呵!

除了大改小,凉亭石磨仍是以手工打造为主,造型精致,加之天然青色,一个石磨就是一件工艺品,深受都市人喜爱。为提高小石磨加工效率,近年来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有的磨民购置了切割机,但更多的只是用来开料,将青石分割成小石磨粗胚,以手工打磨为主,机械操作为辅,保持了石磨天然型。更有磨民花高薪请来工艺美术师做指导,推杆上绣出古色古香的图案,小石磨成了实用的工艺品。

产得出更卖得出,作为老字号,凉亭石磨为市场看好,近年,磨农们借助网络,将小石磨卖到了网上,远销到南方大城市,甚至飘洋过海走出了国门。人均银行存款全县20个乡镇排名第一,凉亭磨农依靠小石磨走上了致富路,演绎出一篇当代版的新“石头记”。难能可贵的是,随着小石磨加工规模的扩大,乡里成立了小石磨加工协会,指导磨农科学有序开采磨子石资源,永续利用大自然恩赐。几年前,凉亭乡小石磨跻身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县乡联手对其保护性传承,正着手申报更高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闻推荐

怀宁 志愿者网上注册6000人

为大力宣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全社会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浓厚氛围,努力使志愿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怀宁县全面实行志愿者和志愿服...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