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让种田更有了底气
本报讯(张文涛陈诚汪秀兵)在怀宁县三桥镇双塘村提起丁邦位,村里人很羡慕,都知道老丁是有名的种粮大户。其实,老丁心里清楚,要不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他保驾护航,他也许就成了“欠债大户”。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很多农村人都融入了打工潮。因为家里孩子渐渐大了,用钱的地方也多了,几经思索,丁邦位也成了南下打工队伍中的一员。
跑过广州、福州等地,当过厨师、保安、瓦工。四处奔波的老丁,都顾不上家里的孩子老人不说,一年累到头,也带不回来几个钱。
2003年,村里知道了老丁的困惑,村干部特意上门给老丁做思想工作。“老丁啊,你人勤快肯干,干脆回来把村里出外打工的田都承包过去吧,我们找镇政府帮你申请贷款,找农技专家给你培训。”
但老丁还是有顾虑,“贷款那么多,但凡有一季收成不好,一辈子也难翻身了。”在村干部的介绍下,老丁在保险公司投保政策性农业保险。
虽然受了几次小灾,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帮助下,都没有“伤筋动骨”。老丁成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基本每年收入都有几十万元。
去年,三桥镇遭遇到了特大暴雨洪灾,稻子全泡在了水里。看着倒地的稻子,老丁很是心疼。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他抢种了一季稻子,又种了些蔬菜,挽回了一些损失。到年底一算账,扣除60多万的投入,不仅要白忙活一年,可能还要成为“欠债大户”。
正当他思索下一年还要不要继续承包土地时,保险公司把赔付他的十多万元打到了银行卡上。这一算,不仅不亏还能挣点,老丁笑了,种田也更有了底气。
“你看,我家新建的三层楼房快要封顶了,给孩子结婚用的。”老丁笑得合不拢嘴,“是农业保险帮我在田里种出了金子!”
新闻推荐
航拍的凉亭乡金花村中心村全景体验传统农耕文化农耕文化长廊怀宁县凉亭乡金花村中心村围绕“农耕文化”和“乡愁文化”做文章,大力发展无花果、杨梅、核桃等特色农业产业。同时,以“记住乡愁,留住乡...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