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进士宣国柱的忠孝情缘 陈何来
清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十九日,明朝灭亡的第四个祭日,在皖西南怀宁县的低山浅岭中,瀼溪环绕淙淙、松竹相间葱葱,恢宏的灵源观内,青烟袅袅、琴声瑟瑟,一群人面朝北方、焚香叩首、黯然神伤,这是一个家族在祭拜那个他们曾经效忠的大明王朝。人群中,一老者身着青衫、瘦骨嶙峋,双手抚琴、泣涕沾缨,琴声慷慨激昂如戈矛纵横、哀嚎凄婉如孤雁离群,曲罢弦断,祭拜者哭成一团。随后,抚琴老者缓慢起身,铺纸挥毫,颤抖地写出著名诗篇《灵源观》:“欲从此地问瀛丘,兵火摧颓已数秋。石洞荒凉无客到,板扉补葺有僧留。参天古木犹巢鹤,匝地清泉尚饮牛。曾忆昔年登觅处,流丹凿翠几重楼。”可见老者心境荒凉、无所适从,只能靠追忆往昔才能苟活于世。他就是明末进士、兵科给事中宣国柱。
宣国柱(1593-1648)字若木,怀宁县清河乡温桥村人,明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历任行人司左司副、兵科给事中(正七品)等职,上疏十余次,谏国务之弊端、申家乡之水患,善诗歌取材骚雅汉魏、通音律延续魏晋遗风,著述盈麓,有《古文辞渊源》《荀勖》存世,死后葬于怀宁太平山祝庄后,虎形山有碑。
宣氏是怀宁望族,怀宁宣氏始迁祖(即一世祖)宣君瑞,元朝泰定进士,皇帝勋戚,传说是蒙古人或色目人,元至正元年(1341年),从两淮副使迁安庆路路正(正二品)一职,居此久矣,深感怀宁风景秀美、风物敦厚,上书皇帝请求退居怀宁修养,元惠宗欣然允许。“草恩威以驭下,兼文武以宪邦,乃以劳瘁既深,陈情求退,因念齿年以迈,赐便养优于所镇地方,仍食原俸”(《怀宁宣氏宗谱·诰封)于是,宣君瑞在怀宁县太平山购地造舍,训读子孙,敦礼教、立言行,树雍穆之风、育忠孝情怀,几百年来,宣氏家族心念皇恩、笃行孝亲,以忠孝立人立业,有建树者,如修竹茂林,后代中“选翰林跻乡贰除州郡者不一而足,登科甲贡明经补博士者难更业数”(清乾隆二十八年河南通省道温必联:《怀宁宣氏家谱原序》),宣国柱,即是这些宣氏佼佼者中的一员。
崇祯十三年(1640年),宣国柱中进士,居二甲二十九名(同科第一甲3人、第二甲57人、第三甲236人,共计296人),此时的明朝处于内乱外患困境,之前,崇祯帝勤勉睿智、勇于担当,扳倒魏忠贤阉党、暂时平定农民起义、挡后金(清)于关外、下诏罪己整肃朝纲,小有成就,但是庞大腐朽的文官集团依然把持朝政,且党争不断,国家机器运转滞缓,崇祯帝寄希望于这些新科进士,亲自召见在试帖中表露“忧患”并呈交策论的48人到文华殿,问计、考察、委以复兴重任,帝问:“边隅多警,何以报仇雪耻?”宣国柱直言不讳,痛陈诟病,并提出解决之道“非忠孝不能为”,言明“忠”者,忠于君主、忠于国家、忠于职守,臣民皆忠,如百川顺入东海,则政通人和、江山稳固;“孝”者,孝敬皇帝、孝敬父母、孝敬长辈,臣民皆孝,如百草齐报春晖,则人心向善、社会和谐,崇祯十分满意,升宣国柱为兵科给事中,“上嘉其奏对明爽,擢兵科给事中”(康熙二十五年《怀宁县志》)。从此,宣国柱以“忠孝”问道、以“忠孝”为官、以“忠孝”行世,与大明王朝和他的祖辈们结下了不朽的忠孝情缘。
崇祯十三年(1640年)五月至崇祯十五年冬,宣国柱履职兵科给事中,心怀忠孝情缘,辅助皇帝处理兵机奏章,稽查兵部、太仆寺之违误,多次履行建言进谏之责,疏言切中时弊、提出解决方案,均被采用,“凡经国要务上十余疏,咸得温旨,一一施行”(康熙二十五年《怀宁县志》),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崇祯十三年(1640年)的《水患疏》,宣国柱历数了往年的兵患及朝廷的安抚成效,“频年中寇,名不聊生,丙子年(1636年)之冬、丁丑年(1637年)之春,焚杀蹂躏、积骸遍野、鸡犬断绝、望无炊烟,戊寅(1638年)己卯年(1639年),贼骑去来无常……庐舍强半毁弃,田园强半荒芜,而民之流徙四方者又不知几何……仰皇上恩赐蠲恤……兼以抚道捍卫于外、郡县安辑于内,近来流亡稍复、疮痍稍更”,虽有兵荒马乱,但是朝廷安抚及时,危局得以缓解;详细陈述了庚辰年(1640年)的水患惨状,“今四五月间,霪霖不止,江水暴涨,乘舟入市,滨水田禾俱成巨浸……有居露处蒸湿成病者,有不及移徙枕籍溺死者,有糊口无计卖男鬻女者,……米价腾贵,小民或数日一餐,或呺腹以待毙,菜色鸡形,触目堪涕”;大胆指出水患的严重后果“今兹十室九空之时,正不知国课从何取办,饥寒交迫铤而走险……脱巾之呼,或亦有出于意外者,臣恐所忧不独在水患也”,其意指爆发动乱,危及江山社稷;最后向崇祯皇帝提出真切请求“伏乞皇上亟勅抚按实覈(音he,核实)被灾分数作何蠲(音juan,免除)赈,臣乡幸甚,臣愚幸甚。”(《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六·崇祯长编》)崇祯读此疏言,震惊,感激,立即作出决定,“命该抚按察奏”,详细调查、精准统计,按灾情的轻重缓急分类施赈,安庆地区的灾民得到及时救济,死难者减缓、生还者饱暖,宣国柱深感朝廷仁义、皇恩浩荡,虽国家命运多舛,而臣民必忠孝、国运必昌盛。
因为有忠孝情缘,才有忧患意识,才会无所畏惧,宣国柱经常不畏险恶弹劾权贵,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最终还是得罪黑恶势力,蒙冤下狱,幸有崇祯皇帝主持正义,重新审理,锡予昭雪,出狱后,宣国柱更是对皇帝感恩戴德,忠孝情怀更加激烈,刻于骨铭于心,立誓为复兴大明而赴汤蹈火、粉身碎骨,然而,事与愿违,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母亲病危,只好回乡伺母。
踏进故乡的土地,宣国柱感觉家乡怀宁县太平山的一草一木都十分亲切,这儿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大别山余脉南麓,低山丘陵岗地,四季分明,山清水秀,附近有灵源观、旸明庵、龙池庵等静沐风雨;学堂书院隐于山林,诗书训辞响彻田舍,方圆十里有状元刘若宰、进士阮大铖、颜浑等人名扬朝野;民风淳朴,崇尚忠孝,邑人丁荣,成化进士,官居河南中道,“居父丧、伺母不违颜”,“奉君命,疾剧而不归”,以“忠孝”而名垂史册;邑人曹镛及其妻王氏,“刲肉食母至于再四”,受到明太祖的诏见,以“孝廉”旌表其门、褒美乡里。来到母亲的床边,宣国柱倍感愧疚,又倍感欣慰,于是隐居太平山、闭门谢客,专心照料母亲,嘘寒问暖和悦色,饮汤食药己先尝,常换勤洗躬清洁,昼夜伺奉不离床,笃行孝道,感动老母、感动乡邻。
侍母期间,宣国柱手不释卷,博览群书,专心著述,“自典坟(典籍)至稗乘(野史)靡不淹洽(精通)”,撰成《古文辞渊源》《荀勖》等四部文史类著作。待母亲病情好转,宣国柱也会与友人庄对一编,或抚琴奏乐,或俯仰吟咏,或在附近悠游。一日,在去旸明庵的路上,看天空阴暗、云含宿雨、田野荒芜、山空鸟绝,听禅音幽咽、泉流断响,想起国家内忧外患,李自成卷土重来,清军破松山俘虏洪承畴,文官势力更加膨胀,崇祯皇帝的振兴宏愿困难重重,顿时,心中“忧患”恣意喷发,作诗《旸明庵》:“净业无依天竺西,避兵午夜亦禅机。几泓幽涧传泉响,一路空山绝鸟啼。云尚浮流含宿雨,月才隐现照新泥。到来沉迥寻何处?笑梵音中烟树齐。”虽然诗人宣国柱忧患至极、心情沮丧,但是他仍然相信崇祯皇帝的仁义之德和雄才大略,相信天下臣民都有忠孝情怀,相信大明复兴指日可待,所以才有“月才隐现照新泥”和“笑梵音中烟树齐”的美好愿望,一点希望,提神健骨,给大明也给自己增强信心、鼓足干劲。然而,造化弄人,现实却给他以当头棒喝,1644年春夏之交,天气异常寒冷,北风呼啸传来噩耗,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大明败亡,宣国柱痛不欲生,近乎癫狂,发出无奈的哀嚎“吾以老母故,欠先皇一死”,其赤胆忠心,日月可鉴!
清顺治五年(1648年)五月二十四日,宣国柱的母亲蒋氏(1567-1468)停止呼吸,紧握母亲僵冷的手,宣国柱感觉天空无辉、阴风怒号,地荒无形、薄雾冥冥,君亡亲故、天荒地老,想起自己以忠孝行世,而今,君已亡,亲不在,情缘已断,何以待用?满目肃然、悲极无泣!其后,宣国柱心情沉痛,身体逐渐消瘦,弱不禁风,南明小朝廷曾邀其履职,因为母守丧而不能成行,后郁郁而终,卒于顺治五年(1648年)八月初二日。康熙二十五年《怀宁县志》记载:“居母丧,竟以毁瘠,终用不副才,年不待用,远近悼之。”
宣国柱的忠孝情缘,不因王朝更替、生命消亡而阻断,而是存于史册、流传于世、耕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而源远流长;它是中华名族虽历经磨难而矗立不败的道德底座和精神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将赋予新的内涵,一定会稳如大地、世泽绵长。
新闻推荐
怀宁县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强力推进。制定出台标准化建设“1+8+9”的落实意见,其中增加了党代表工作室标准化建设这个创新举措。统一印发《怀宁县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制度汇编》2000本,统一设计...
怀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