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前行筑坦途 先行路上勇担当 今年以来铜陵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综述

铜陵日报 2021-09-29 10:34 大字

四通八达的交通让群众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方便和快捷。

G347。

G237公路改建工程。

东苑码头。

乡村公路扮靓乡村。

S232控制性工程罗昌河特大桥抓紧施工。

长江公铁大桥。本报记者 过仕宁 摄

枞阳县乌金渡桥新建工程桥梁项目。

铜都大道。

沪渝高速、铜南宣高速贯通四方。

大道穿城而过。

便捷交通助力园区企业发展,助推城市经济腾飞。

本报记者 陈燕飞 实习生 王奕博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民生要改善,交通来开路。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力聚焦“四创两高”思路目标,突出“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鲜明导向,全面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纲要,奋力当好“先行官”:重点工程争分夺秒、重大项目集中攻坚;绿色出行大升级、交通综合治理进入关键期。

担使命,守初心。交通运输行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不辱使命、精准发力,攻坚克难,推动高质量发展,交通事业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将乘着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的东风,努力发挥先行官作用,振奋精神、再接再厉,着力构建畅通、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时光在回望中尤显不凡,今年以来,铜陵交通运输行业因奋斗而不平凡:

前三季度,铜陵交通以只争朝夕的姿态跑出“加速度”,交出一份精彩答卷——

1-8月份,铜陵市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15.5%,居全省先进水平。

交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亿元,占省下达年度计划的75%,较好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时序进度。

完成对上争取资金4.25亿元,已提前完成年度计划。

——加快开局起势 扎实迈好交通强市建设第一步

健全完善交通运输规划体系。铜陵市位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6条主轴之一的长三角成渝主轴,8条高速公路入列《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20-2035年)》,到2035年,铜陵市将形成“两横三纵一环”高速公路网格局,为全面支撑交通强国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交通保障。完成《铜陵市交通基础设施国土空间控制规划》国道专题对接,待省道专题完成评审后,即可获批。协同市发改委完成《铜陵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初稿,正在征求意见。推进铜陵港总体规划修编,配合省交通运输厅完成《铜陵港总体规划(修订)》(报批稿)审查工作,即将报省政府审批。启动全市港口集疏运体系研究。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出台《关于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聚力“四创两高”,打造“五网五通”,着力构建内畅外联快捷高效的大交通格局,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铜陵力量。出台《铜陵市建设交通强国智慧交通技术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细化试点项目任务,加快构建“1126”系统,集中力量先行突破。

——突出项目攻坚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速推进

强化项目前期攻坚。实施项目前期工作集中攻坚行动,全面倒排工期、严格挂图作战。天天高速铜陵段建设工程可行性报告完成编制并顺利通过行业审查,同步开展初步设计文件及相关专题编制。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初步设计(公路引桥及接线段)已获交通运输部批复。加快推进G330、G347二期、铜井东路互通立交等项目前期工作。

提速重点项目建设。德上高速枞阳段229户征迁任务全部完成,总体进展顺利,1-8月份完成投资3.6亿元。G237项目完成土石方113万立方米,占53%,实施桥涵下部结构建设,完成95%,梁板已开始预制,协调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征迁工作,已交付用地788亩,占92%,项目正式进入路面施工阶段。S232项目完成清表36万平方米,占69%,土石方36万立方米,已交付用地1290亩,占91%,罗昌河特大桥开展主墩桩基础施工。乌金渡桥全桥贯通,开展桥面及接线路面的沥青面层摊铺,国庆节前主体完工。G236青通河大桥改建工程右幅桥于8月底合龙,目前开展桥面系施工,计划于10月份建成。制定《铜陵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试点方案》,高质量组织交通运输部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试点建设工作现场调研会。

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出台《铜陵市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创建实施办法》,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创建工作,枞阳县北枞路、官岱路等5条村公路争创建省级品质示范路。2021年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为43.4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135.3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项目及195公里养护工程(铜陵市实际实施228公里),总投资约1.24亿元。为切实把民生工程做实,有效助力乡村振兴,采取“清单化”项目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等方式,全力推进各项目标建设。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11亿元,占年度建设总计划的89.65%。

加快港航项目建设。出台《横港港区长湖滩作业区岸线详细布局方案》,启动扫把沟区域老旧码头升级改造。服务港航项目建设,做好港口岸线资源使用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完成枞阳县前进货物装卸有限公司码头工程及铜陵有色(集团)金属公司循环经济化工园专用码头工程补办岸线申请材料初审和上报,积极推动金城码头、兴港码头改扩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动工。

——聚焦深化改革 加快提升行业现代化治理能力

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今年4月,市交通执法支队“整编”上阵全面履职,自5月至10月集中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准确把握专项整治行动“六个明显”目标,扎实开展执法突出问题清理整治、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讲政治优作风强服务专题教育、执法隐患排查防控和执法队伍轮训等“五大专项工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建设一支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铁军”。为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创新交通运输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方式,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在交通运输领域全面推行“轻微免罚清单和告知承诺制”,对交通7个执法门类68个清单事项施行容错机制并向社会公开,作为普遍适用的轻微免罚依据。

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出台《铜陵市创建绿色出行示范城市实施方案》,铜陵市绿色出行城市创建工作正在加速推进。做好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工作中央环保督查工作,建立局领导率队巡查和海事中心、执法支队全覆盖检查相结合的检查机制,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纵深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固废污染防治工作,对近30家备案企业开展固废污染防治督查,共检查机动车维修企业176家次,约谈4家问题较为突出的企业。推进“两薄”环境综合治理提升行动,从整治公路沿线、城市出入口路幅范围内、铜陵长江大桥区域以及江河沿线码头的环境入手,以“三清、二改、一提升”行动为着力点,稳步推进治理提升行动。

——促进深度融合 优化综合运输服务供给

货物运输集约高效发展。1-8月份,铜陵市规模以上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9.98亿元,同比增长17.6%;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109家,同比增长3家。完善了“十四五”物流规划,优化物流业扶持政策,出台《铜陵市2021年度现代物流业专项资金申报指南》,组织23家物流企业申报2021年度专项资金,共计申请财政扶持资金1367.23万元,目前市级扶持资金579.5万元已拨付至17家物流企业。

加快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完成翠湖二路换乘中心等公交场站建设,优化调整公交线路,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实地排查县区建制村通客“通返不通”情况,优化调整已通客线路。积极开展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和机动车维修企业备案工作,出台《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贯彻实施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备案流程及备案办理工作。

打造“畅安舒美”路域环境。推进G347、S334、G330枫沙河大桥-陈瑶湖公路灾毁恢复重建工程,完成投资2684万元,占年度计划62%。实施G236等6个养护工程项目,完成投资2753万元,占年度计划64%。全面加强公路精细化养护,推动日常小修保养市场化,保持国省道优良率超90%。在安徽省2020年度“十大最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推选活动中,G347普济圩至枞阳段一级公路在评选中脱颖而出。扎实开展铜陵长江公路大桥管护,实施桥梁养护工程,强化通行管理服务,保畅保通工作受到省政府领导充分肯定。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刘敏摄

新闻推荐

一无证非法营运车辆被查

本报讯(记者陈燕飞实习生王奕博)驾驶员无从业资格证,车辆无道路运输证,竟然在从事营运。近日,市交通执法支队对该非法营运车辆...

枞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枞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