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香浮动 技艺可传 枞阳县钱铺镇钱铺村木榨油坊的前世今生

铜陵日报 2021-09-02 10:13 大字

■ 本报记者 方盼亮

8月27日,初秋的拂晓,乡村还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枞阳县钱铺镇钱铺村的木榨油坊里已灯火通明。伴随着一阵齐整嘹亮的“嘿哟,嘿”的号子声,榨锤与木楔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响,一滴滴鲜亮醇香的菜籽油在榨膛里汇聚成流,缓缓流入地缸,整个村庄被香味弥漫……

钱铺村木榨油坊历史悠久,相传百余年前由钱铺村钱、左、周等8个大户合股兴建,鼎盛时期,一年可以榨几十万斤油菜籽。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产力的变革,油坊逐渐破败而坍塌。2008年,钱铺村集体出资6万余元新建了这座占地约160平方米的新油坊,木榨等器具修复重用。

记者看到,两座巨大的木榨位于油坊中间,几位头发花白的榨油师傅正赤着上身、光着脚丫各自忙碌,个个汗流浃背。师傅们先是将筛选出的菜籽称重后倒进铁锅,由一名师傅用特制的大铲耙不停地翻炒,每锅菜籽约130斤,一次炒制时间在40至60分钟。当菜籽呈金黄色后便出锅摊晾,冷却后送入碾磨机。有着30多年榨油经验、铜陵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钱铺木榨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光正告诉记者,碾磨菜籽是现在木榨油工艺整个流程中唯一使用机械的工序,而过去则是用牛拉石磨来完成的。之后便到了由潘光正亲自把关的一道工序——熏蒸。只见一口大铁锅架在灶台之上,锅口放着竹帘。水沸后,潘光正将一块方正厚布铺到竹帘之上,再将碾好的菜籽粉末均匀倒上布面进行薰蒸。其间,他不时用竹筷翻动粉末,并用手指捏起小把搓捻观察。“薰蒸十分关键,火候的大小,菜籽的熟度、湿度,全靠手感和经验,没蒸透,出油率就低,蒸过了就老了。”潘光正告诉记者。

木榨油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打榨,既要技术,又需体力。木榨长约4米,高约2米,每榨能放入38块菜籽饼,相当于800多斤菜籽。5位师傅前后交错,排成一条直线,大家扶着由一根粗大绳索吊着的榨锤一起发力,随着响亮的号子,重约100公斤的榨锤一下一下重重地撞击着木楔。如此反复,油饼越来越薄,菜籽油被压榨出来,化作涓涓细流。

“木榨油的工序分为炒、碾、蒸、榨四个大步骤,但细分起来却有十多道,道道有讲究,都是由有着二三十年榨油经验的老师傅完成的。”今年69岁的潘光正伸出布满老茧的双手告诉记者,目前,油坊里的师傅有十多人,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最大的已有7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师傅已有些力不从心,这让他对木榨油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有些担忧,“这是老辈一代代传下来的好东西,不能丢了。”

钱铺村党总支书记钱门高告诉记者,相较于机械榨油,木榨油的口感更加地道纯正,但制作过程费时费力,而且出油率不高。“作为一项村集体经济,木榨油坊并不能为村里带来多少效益,但这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传承下去,目前已培养了3名三四十岁的年轻人跟着老师傅学习。”

新闻推荐

保障安全供电 服务夏收夏种

6月16日,在郊区周潭镇枫林村鸟咀圩,供电人员正在对农排线路及排灌站开展巡视消缺。“三夏”以来,国网铜陵供电公司根据农业...

枞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枞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