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三同四访五送” 着力锤炼“七种能力”田间地头成为党校学员 教育培训大课堂

铜陵日报 2020-10-15 09:20 大字

■ 本报记者 刘洋

“同学们,大家按年级排好队,马上就要开始我们的科普体验啦。”10月14日上午10时,在枞阳县白梅乡东山村大岭小学内,孩子们分6列在“科普大篷车”前排好了队。经过市委党校第30期中青一班学员们积极联系对接市科协,当天“科普大篷车”开进了农村校园。

接受短期记忆测试,了解“听话的小球”原理,窥探“窥视无穷”里的奥秘,观察“尖端放电”现象,动手体验“铿锵锣鼓”……在科普大篷车工作人员和市委党校学员们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体验、聆听讲解,兴致盎然。“看得出孩子们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他们太开心了。”在大岭小学教授“科学”课程的郜超飞老师说,于体验中科普、在互动中增长见识,可以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

把科技送到乡村、送到孩子们身边是市委党校学员培训“三同四访五送”课程的一部分。市委党校副校长刘联合介绍,为期一周的“三同四访五送”课程,通过让学员们走进乡村与农村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访农户、访贫困户、访老党员、访留守儿童和送理论、送政策、送科技、送文化、送温暖活动,让干部学员在“接天线”的同时更接地气,进一步锤炼了学员们的党性,增强了宗旨意识。

在大岭小学外的田地里,稻穗饱满,金色连片,一派丰收的景象。“昨天下午学员们在田地里开展集体劳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年轻干部们的活力。”东山村党总支书记张卿说,学员们住在村里虽然才两天多时间,但走贫访困脚步不停,集体劳动也安排上了,展现了扎实的工作作风。

面对表扬,中青一班班长陈晖感受更多的是不易。“农业种植种一片地容易,发展成一个产业却难;农活看起来简单,要干好、干下来却不易。干完农活的感受就是:心里暖和但身上酸痛。”陈晖说,白天入户加劳动,晚上讨论加总结,自己的收获非常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

“这几天我明显感受到学员们的认知在提升,思考更加积极。”中青一班辅导员许宫秀子说,中青班学员大多出生于1978至1988年,其中很多学员农村经历不丰富,对农村的认识不全面。要贴近群众首先要靠近群众,“三同四访五送”把干部学员的教育培训引到了田间地头,让大家跨出了自己的舒适领域,进一步拓宽眼界、刷新认知。

“我们全体学员都非常珍惜入户住村开展学习的机会,大家将在学中干、干中学,努力锤炼‘七种能力’,争做新时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乡村振兴。”陈晖表示。

新闻推荐

城管值勤途中助人 家属送锦旗致谢

本报讯(李莉丁玮)10月10日上午,受助的唐女士家属来到枞阳县城管执法局,给该局执法人员送上一面“热心助人、品德高尚”锦旗。...

枞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枞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