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越走越宽,环境越来越好,笑容越来越甜 “美丽乡村”古楼蜕变记

铜都晨刊 2020-10-12 09:14 大字

过去的古楼村房屋。图片由古楼村提供

李善会(右一)在村里等候公交。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姜蕊 摄

李善会指着村里的百年老树说,“它见证了我们村里的发展与变迁。”

李善会看着不远处的宽阔大道,心生感慨。

李善会在村里的广场锻炼身体。

■ 本报记者 姜蕊

9月刚过,天气开始微微转凉,不远处,一座连着一座的山拥抱着一整片金黄的稻田,在暖阳的照映下,绘就出了一幅景致宜人、令人沉醉的油画。宽阔的乡村大道上,80岁的李善会老人背着手闲逛起来,看着眼前的这般景象,老人发自内心地笑着。

“李书记早啊!”一路上,不断有村民和他打招呼,遇到熟识的人,他会停下脚步与对方聊上几句,而彼此说得最多的莫过于这些年来村庄的变迁。从出生到现在,从年幼小儿到村支部书记再到晚年老者,李善会在枞阳县白柳镇古楼村的这条路上走了整整八十年,无论是房屋的变化、学校的变迁还是出行的改善,他都亲身经历过。

道路从无到有,从“坏”到好

古楼村因村里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楼山”而得名,而山上还有座古庙,年幼时的李善会曾跟着家人去爬过那座小有名气的古楼山。虽然同在一座村庄,李善会却用“路途遥远而曲折”形容当时从家到山上的经历,原来,那时候的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用李善会的话说,“出趟门都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似的”。

“加油!坚持就是胜利!”李善会永远都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与村民相互加油鼓劲挖路基的画面。当时听说要修一条长达6公里的砂石路,村民们纷纷积极响应,欢呼雀跃地加入到修路大军里。大家起早贪黑地干,没有工资,也不包午晚餐,尽管如此,人人干劲十足。几个月下来,大家的汗水终于有了回报,原先个把小时才能走到的街心,在砂石路上骑三轮车一会就能到。

后来,砂石路又被水泥路取代。再后来,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沥青路让村民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路面宽度从泥泞路的2米多到砂石路的3米多,再到水泥路的4米多,如今这条道路已经拓宽到6米多。对于这条道路,李善会总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

从“泥巴”桌椅到明亮校舍

李善会生于一个六口之家,弟兄4人中他排行最末,儿时的他挤在仅有3间房舍的茅草屋里。一到雨季家里到处漏水,孩子们忙着在家里接水,父母赶忙用茅草遮住屋顶漏水处。每每此时,一家人都手忙脚乱。

生活再艰难,孩子们不能不读书。开明的父母将李善会送到村里学校求学,而彼时的校园同样简陋而穷困,校舍处于祠堂之中,桌椅板凳都是用泥巴堆砌而成,学生们几乎都是赤脚上小学。

乡亲们生活逐渐改善的时候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家家户户开始做起了瓦房,居住面积更大了。李善会最开心的莫过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间房,再也不用与哥哥们挤在一间屋子里。与此同时,校舍搬离了祠堂,在村部附近重新建立起了校园,木制的课桌板凳坐起来更舒适,工作后的李善会偶尔也会去学校看望过去的老师。如今,校园更加宽敞明亮了,软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家家户户居住的环境再次得到改善,有的居民还住进了两层小洋房里。

“美丽乡村”衣食住行大变样

从过去吃不饱到现在吃得好,已是耄耋之年的李善会深刻感受到这些年来在“食”方面的飞跃式发展。“儿时由于家中人口多,母亲耕种的粮食和父亲挣工分得来的粮食根本不够一家人的生计,于是我们常常将尚未成熟的稻谷割回来吃。”在李善会看来,那种难以下咽的滋味至今仍难以忘怀。后来,日子逐渐好转,人人几乎都能吃得饱穿得暖,如今,人们从追求“吃多吃饱”到保持身体健康的“吃少吃好”。

“过去泥泞道路是光脚走,后来砂石路时,坐人家三轮车,再后来水泥路、沥青路时,摩托车开始普遍,如今,公交车的开通,更是解决了村民们的出行困难。”李善会说,公交车开通时,像他这样的高龄老人纷纷办理了公交卡,现在不花一分钱,便可乘上公交。

公交车途经“古楼文化”公交站点时,李善会默默走了下去,他径直来到健身区域,用健身器材锻炼起了身体。在他面前的文化墙上图文并茂地刻画着“百善孝为先”几个的大字,而一旁“省级美丽乡村”的标识牌则彰显出这座古朴村落历经村民几十年努力创造的美好成果。

新闻推荐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是面向人民群众开展的理论宣讲、主题教育、文化传承的有形新阵地,是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的综合性宣传平台。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深做实

如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成为“流动的新...

枞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枞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