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笔从戎保卫祖国 笑对人生乐享晚年

铜都晨刊 2020-09-24 08:26 大字

钱福长当兵入伍的相关证件。

钱福长和家人的合影。

钱福长的部分军功章。

老兵钱福长敬军礼。

■ 本报记者 姜蕊 文/图

“老人耳朵不大好,平时很少说话,不过当提到他年轻时当兵那会的事,他就会滔滔不绝跟你聊。”提及枞阳县钱铺镇的村民钱福长,很多熟悉他的人都听过老人讲的战斗故事。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在几十年前曾毅然参军卫国,从朝鲜回国后参与祖国建设时还不幸身负重伤,尽管历经坎坷,但这位老人依然笑对人生。

小小少年从做工到当兵

1937年出生的钱福长在7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家境并不宽裕的他却被父母寄予了厚望,送进私塾读了六年书。在那个知识匮乏、普遍文盲的年代里,能够读书算是一种奢侈,读了六年更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读书人”。然而,父亲突然离世,给钱福长乃至整个家族带来灭顶般的重击,哥哥和母亲毅然扛起了这个家。学是不能继续上了,作为家中一分子的钱福长想到的是如何减轻母亲和哥哥们的担子,数月之后,他决定与同村几位同龄小伙一起外出做工帮补家里。

后来,钱福长在淮北某工厂当上了技术工。工作期间,钱福长响应“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号召,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工程兵。在新兵营训练几个月后,1957年,钱福长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486部队的一员向着朝鲜出发。

深表感激的朝鲜老百姓

1953年7月,伴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不过在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之前,还有志愿军部队接替换防,钱福长便是停战后来到朝鲜。此时的朝鲜并没有因为停战而完全安定,钱福长用“危机四伏”来形容当时的局势。“我们在夜间站岗,虽然内心有些惶恐,但大家并不惧怕,从未有人言弃,在放哨时都格外警惕。”钱福长还记得每个夜里放哨的时刻,走到哪里都紧握手中的枪支。

生活在朝鲜的日子里,钱福长和战友们常常能够见到周边的朝鲜老百姓,有时也会帮助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哪家的猪跑了,战士们会帮忙找回,哪家的房子坏了,他们也会主动帮忙修补。“他们知道我们中国军队对这个国家的付出,因此,他们每次见到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我们,有的甚至还往部队送食物,不过都被我们婉拒了。”钱福长回忆说,在与朝鲜老百姓的相处过程中,当地人学会了说一些简单的中国话,他们也学会了几句朝鲜语。“我也会说外语。”这也成了钱福长回国后引以为傲的事情。

回国建设中不慎受伤

1958年3月,部队回国前,钱福长跟着队伍来到了一个特殊的地方,那是位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这里的山川草木凝聚着中国志愿军洒下的鲜血。钱福长和战友们不禁潸然泪下,他们走到每一个烈士墓前,向这些牺牲的战友敬军礼、深深鞠躬。“临行前,我们清理了烈士墓前的枝叶与尘土,保持陵园的干净与整洁,这或许是我们唯一能为他们做的。”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钱福长陷入了深思。

回国后的钱福长随部队来到甘肃省白银市,参与轨道建设工作。在一次检查爆破雷管过程中,突然发生意外,雷管爆炸!巨大的冲击力令正在一旁工作的钱福长深受重伤,他的眼睛、头部顿时流血不止。工作人员紧急将其送往北京某医院接受救治。数月之后,恢复良好的钱福长申请出院。随后,他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日。多年来的漂泊生涯令他更加眷念故乡,于是,钱福长打报告申请回到故乡。

四世同堂,乐享晚年生活

回到久违的故乡,钱福长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家人,一家人相拥在一起,喜悦与激动的情绪化作点点滴滴的泪水。几年后,钱福长娶妻生子,拥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如今,四个子女早已成家立业,四世同堂的钱福长和老伴与子孙们生活在一起。

“外公,他们在问您爱不爱看电视!”餐桌旁,钱福长的外孙依偎在他身旁,旁人的言语老人听不清时,外孙总会凑到老人耳边大声重述着。“我很喜欢看电视,电视新闻能让我了解国家大事,还有那些战争片能让我想起年轻时候的日子。”老人说。“1、2、3,加油!”在一阵欢呼声中,钱福长和老伴以及他的子孙们共同合影留念,镜头前的他笑容满面,呈现出一位老战士的幸福晚年生活。

新闻推荐

枞阳县卫健委开展健康素养调查工作

本报讯(宣鹏记者钟灏)9月15日,记者从枞阳县卫健委获悉,为了解全县城乡居民健康状况和健康事业发展现状,为下一步相关部门制定...

枞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枞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