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看枞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山水人文皆含韵

铜都晨刊 2020-08-25 10:02 大字

本报记者 陈燕飞 实习生 吴旻

站在旗山公园的汉武阁上放眼望去,一边是枞阳高楼林立,一边是莲花湖公园新绿如染。水绕山城,山绕水,车水马龙,碧水生烟,一城山色半城湖的风光让人心旷神怡。

“假期与其千里迢迢去‘看人’,不如来枞阳欣赏美景,再喝碗鲜美的老鸡汤排子面,一定会不虚此行。”枞阳的胡先生一到假期就喜欢开车载着家人在枞阳走一走、看一看,还会在抖音上录制一段视频为枞阳旅游点赞,“我喜欢旅游,过去常去外地,这几年家乡越变越美,山清水秀,处处即景,想看美景何必去远方。”

确实如此,枞阳自古就有“万里长江此咽喉,吴楚封疆第一州”的美誉。八百里皖江奔流不息,“三山四湖”(浮山、岱鳌山、白云岩;白荡湖、菜子湖、连城湖、羹脍赛湖)交相辉映。

枞阳,地域虽小,却是一步一景。

这里,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汉武帝《盛唐枞阳之歌》传唱至今,“安徽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中占11位,有两院院士9人,是桐城派文化发源地、黄梅戏传承的重要县份,东乡武术源远流长,还有中国第一文山浮山、汉武帝射蛟之处旗山汉武生态文化园。

这里,是一座景致迷人的生态之城:旅游资源丰富,有枞阳最大淡水湖白荡湖,有“枞川夜雨”之称的长江湿地,有湖畔紫云英灿如云霞的岱冲湖,有“小黄山”之称的白云岩,有山势削断的石屋胜迹大青山,有宛如巨鳌的岱鳌山,有如天外飞来之石的天峰寺,有因明初奇才黄观而得名的黄公山,有巍峨的柳峰山,还有绿色生态的田园农场。

这里,还是一座情怀永存的红色之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给了这片土地别样的红色情怀和依旧影响着当下的革命精神。

湖光山色,慢城慢景,枞阳景点可谓百景千花、阡陌纵横。这得益于枞阳打造全域旅游,让“文旅兴县”在枞阳从“规划图”变为“施工图”。

蓝图清晰,落子有力。枞阳全面提升旅游环境,实现县域所有景区和乡镇公交全覆盖;农村环卫一体化PPP项目覆盖全县19个乡镇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全省首个自来水并网一体化项目,实现乡镇供水全覆盖;优化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县级游客集散中心主体工程;打造“一部手机游枞阳”线上平台,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在线查询、导航和信息推送等;围绕城市功能区建设,打造最美文旅集聚区;围绕重点项目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全渠道营销,创新举办油菜花旅游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旅游营销活动……在不断扩张的“网络”中,改变的是人们对枞阳的印象,提升的是枞阳旅游的整体吸引力。

廉政文化园、左光斗故里、章伯钧故里、方以智文化园、姚鼐文化园、方园、刘大櫆文化园……一次名人故里游,让你感受千年文乡的魅力。

要是想来一场生态养生旅游,你就游钱铺三公山,赏万亩竹海,来白荡湖景区,观竹海落雁美景,去“小九华”大青山,拜石屋寺,再去铁铜金沙滩……

横埠横山村、浮山风景区、浮山浮渡村、荷叶田田、岱冲湖……枞阳乡村游美不胜收,远离城市的喧嚣,许你一处清幽田园,还你久违的乡愁。

游浮山亿年古火山遗迹,赏“国保”浮山摩崖石刻,拜佛道祖庭,游汉武文化生态园,登汉武阁赏江天一色,赏枞阳县城“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周末,全家来枞阳,开始一场科学科普游……

游客的美好体验,就是对枞阳全域旅游建设的最好反馈。枞阳“全景式”布局绘就全域旅游“一幅画”,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不只是简单的文字改变,更是一场应接不暇的视觉观感。

新闻推荐

浮山镇汛后乡村葡萄采摘忙

本报讯(刘洋方义兵)8月15日,天气虽然炎热,但是枞阳县浮山镇浮山清青农庄葡萄大棚内却是一片喜人场景:葡萄果实晶莹剔透、缀满...

枞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枞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