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汛情趋稳 传统木榨飘香

铜都晨刊 2020-08-06 10:27 大字

榨油坊师傅们喊着号子合力推动木杵撞击木榨机的楔片。

一天的辛劳和汗水,榨出了黄澄澄的菜油。

为了保证油品质量,油坊师傅们在仔细剥除粘在油饼上的稻草。

油坊师傅将做好的油菜饼整齐码放,为后续挤压取油做准备。

蒸熟的菜籽粉被填入圆形铁箍中,用稻草垫底做成坯饼,然后用脚踩实。

8月5日一大早,油坊师傅就开始蒸油菜籽粉末。

简朴的木榨油坊里,师傅们各司其职,分工有序。

“嘿呦……嘿……”8月5日,一阵阵整齐的呐喊声和有节奏感的撞击声,打破了枞阳县钱铺镇钱铺村乡村的静谧——当地久负盛名的木榨油坊开工了。随着长江汛情的进一步稳定,乡村的农业生产开始恢复,村民们只争朝夕地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要把汛情期间耽误的农活和农业损失补回来。年近七旬的潘光明老人,在这座木榨油坊传承木榨油技艺已有40多年,今年的汛情曾让其一度很担心,眼看到了榨油的时节,生产、销售或可受到影响。看到眼下汛情逐渐趋好,潘光明的内心马上澎湃起来。于是,召集一帮老伙计选在八一建军节这天开始了紧张、刺激又富有激情的木榨时光。据潘光明介绍,油菜籽从进入油坊,到流出色泽金黄、清香四溢的木榨油,需要完成一整套规范的制作工艺,分为:筛籽、车籽、炒籽、磨粉、蒸粉、踩饼、上榨、插楔、撞榨直到接油、沉淀、装罐等十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直接影响油的品质和出油量。枞阳县钱铺镇钱铺村的木榨油坊始于清朝末年,由当地钱家铺的八个大户合股(当地人称“八大股”),兴起了一座远近闻名的大型油坊,这种榨油方式被后人称作楔式木榨。这座较为原始的木榨油坊和古法榨油技艺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和乡土情怀,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采取保护措施,使之得以完整传承。如今该木榨油坊已被列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报记者周峰 詹俊 潘伟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铜陵市水利局加强缓慢落水期防汛技术指导

本报讯(刘洋朱立煌)7月底天气转晴后,长江铜陵段和铜陵市境内主要河湖水位呈缓慢回落趋势。连日来,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带队、党...

枞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枞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