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万余名转移群众有序返乡
本报讯(刘洋 王章志)在安置点坐上回家的公交车,枞阳县铁铜乡新丰村村民徐月英乐了:“长江涨水,7月9日我们江心洲村民开始转移出来,到现在快1个月了,真想家了。”8月4日,随着长江及河湖水位回落,汛情稳定,枞阳县组织1.1万余名转移群众返乡,其中铁铜、凤仪、长沙3个长江江心洲占比最大,有8000多人。
铁铜乡庆丰村八棚组鲍时年从安置点临走前,还特意去和工作人员、志愿者们道了别。他说,入住20多天,安置点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生活关怀无微不至。
从安置点乘坐政府安排的公交车到达渡口,由轮渡摆渡过江,江心洲的村民们便可自行回家。记者在渡口看到,虽然转移群众较多,但是在公安、镇村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组织引导下,现场秩序井然。一些行动不便的群众,也安排了专人帮送到家。
“回迁返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我们及早进行了谋划和周全准备。”枞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转移安置组负责人吴永圣介绍,在汛情基本稳定后就组织卫生防疫部门展开灾后消杀工作,由工作人员对村庄道路、群众房前屋后、洪水淹没之处定时进行消毒杀菌,确保灾后无疫情发生;乡村两级在进村勘灾统计灾情同时,也对居民房屋情况进行了观察,避免返乡群众入住危房;群众返乡的当天,从交通周转、秩序维护等方面作出了系统安排。8月3日,枞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还发出《致回迁返乡群众的一封信》,从房屋安全、卫生防疫、用电用气安全、饮水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五个方面再次对返乡群众进行了提醒。
“在城关小学安置点服务了20多天,村民们走了,心理还有点舍不得。”枞阳县红十字会志愿者吴琳说,这些天虽然很累,但是看到大家吃得满意、住得安心,每个安置点工作者、志愿者都很欣慰。
据了解,受灾群众返乡后,乡村两级还将组织人员深入群众家中对村民进行安抚,帮助群众做好卫生清理、环境整治等工作;各级农技人员也将加大指导力度,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开展灾后重建,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洋)记者从市气象部门获悉,铜陵市于8月1日出梅。今年铜陵市6月10日入梅,梅雨期长达52天,持续时间历史第二,梅雨量...
枞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枞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