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钢铁运输线 舍生忘死保家国

铜都晨刊 2020-07-22 10:25 大字

复员证上照片是王东楼留存的唯一一张年轻时的照片。

抗美援朝纪念章是王东楼珍藏的宝贝。

王东楼保存了近70年的革命军人证明书。

王东楼敬军礼时依然有力。

■ 本报记者 方盼亮 文/图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冒着敌人漫天的炮火抢修铁路、架桥开路,在朝鲜战场上筑起了一条“打不断、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保证了志愿军急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在战争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这支部队便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在枞阳县汤沟镇新风村,88岁的王东楼就是其中的一员。虽然在朝鲜战场上不足一年,但那段炮火纷飞的岁月却成为他这一生中最为难忘的记忆。

入朝首日遇轰炸

1953年1月20日,王东楼老人对这个日期记得十分清晰,因为就在这一天,他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当年不过21岁的王东楼内心热血沸腾,跟着部队一路北上时,激动得整晚睡不着。部队到达辽宁后,王东楼和战友们一起接受了一个多月的新兵军事训练,然后分到各个部队。王东楼就在那时成为一名志愿军铁道兵,不久后便正式赴朝。

1953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凭借强大的空中优势,日夜对朝铁路和桥梁进行狂轰滥炸,企图断绝我军的运输线路,王东楼所在的部队只好趁黑跨江入朝。王东楼老人记得,当时正值农历月底,伸手不见五指,正是趁黑行军的好时期。然而,当他们乘坐的火车刚刚驶上鸭绿江大桥便被敌军特务发现,随着敌方信号弹的亮起,几架敌机飞奔而至,不断向大桥投掷炸弹,我军的高射炮也随即打响。坐在火车上的王东楼只觉得炮声震耳,窗外火光映天。当炮声渐渐平息,他才知道,敌机已被我军打跑,他们也安全过了大桥。

第一次经历战火洗礼让王东楼记忆十分深刻,这也让他深知,他们之所以能够乘坐着火车安全过江,不仅要归功于我军对空力量的逐步强大,更是因为很多早期入朝志愿军铁道兵的日夜抢修铁路,建成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老人回忆说,入朝前,他还因为不能成为一名冲锋陷阵的炮兵、步兵而感到有些遗憾,但那次安全入朝却让他为自己是一名铁道兵感到很自豪。

生死一线念战友

铁道兵的主要任务是抢建便桥、便线,建设维修铁路,但有时也要和敌军的伞兵、特务等偷袭部队作战。王东楼老人回忆说,当时他们每人都配发了1支步枪、100发子弹、1把刺刀和4枚手榴弹。由于敌机轰炸集中在白天,铁道兵的抢修任务大多在夜晚进行,为防止敌军偷袭,每个连队都安排了岗哨。铁道兵团的很多战士在入伍前都是铁路工人或者是铁匠、木匠,架桥修路的经验相对要足,王东楼则常常带着配发的武器去担任哨兵。

“有次放哨,要不是战友推了我一把,我就把性命丢在朝鲜了。”王东楼回忆说,有天夜晚,他和一名战友一起担任哨兵,当他们刚爬过山坡,来到一棵树底下时,不知从哪里窜出来一架敌机,一个俯冲就向他们冲来。只听战友大叫一声“卧倒”,还没来得及反应的王东楼被战友一把推倒,两个人随即一起滚落在地,炮弹也就在这一瞬间在他们身边炸响。“是战友救了我一命,我这一生都十分感激他。”老人深情地说道。

对铁道兵来说,在朝鲜战场上,除了天空敌机的狂轰滥炸,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于敌人埋下的地雷,令人防不胜防,不少铁道兵因此伤亡,甚至在停战后,王东楼还亲眼看到了一名战友牺牲。那是在1953年7月底,当《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签订的消息传来时,部队上下一片欢腾,其中一名战士高兴地冲向梯田,飞奔庆祝,突然一声巨响,战士应声倒地……

“有战争就有牺牲,但这个时候我们都取得了胜利,却有战友以这样的方式牺牲,多么叫人痛心。”想起这位牺牲的战友,王东楼老人依然满怀痛惜。

峥嵘岁月自难忘

当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王东楼随部队回国,在休整了一段时间后又积极投身到国家经济建设中。王东楼先后参与了黎湛、鹰厦等多条铁路的修建,之后又赶赴沿海,在福建的一处劳教机构担任警卫,直至1957年才退伍回到家乡汤沟。

如今,王东楼早已从当年的热血战士变成了一名白发苍苍的耋耄老人,只是当年那段浴血奋战的往事依旧清晰如昨。当老人从衣柜深处取出一个层层包裹的塑料袋时,一张破旧泛黄的革命军人证明书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之印”的印章依然鲜红。这是王东楼老人珍藏数十年的宝贝,为了防止损坏,他从不轻易把它拿出来示人。

当记者提出想给老人拍张照片时,老人又从塑料袋中翻找出两枚抗美援朝纪念章,小心翼翼地别在胸前,挺直腰杆,对着记者的镜头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王东楼老人说,虽然他现在年老体弱,右眼也因白内障而失去视力,但相比于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他能活着回到家乡已是十分满足。“我十分怀念那段岁月,也十分想念我的那些战友。”老人说,能和那些战友一起保家卫国,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骄傲。

新闻推荐

逆境阅读 81岁低保老人洪灾中坚持读书

81岁老人深夜在安置点读书。本报讯夜色深深,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城关小学安置点里,安置群众正在安静地休息。81岁的...

枞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枞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