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安置点:“大家庭”般的温暖
■徐连祥
7月12日上午9时30分,笔者探访枞阳县城关小学安置点,这里目前集中安置了铁铜乡126名老弱病残小受灾群众。安置点的教室都统一安装了纱门,里面准备了被子、折叠床等,配置了矿泉水、方便面等保障群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设置了医务室、活动室、警务室、留观室等。
来自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们在教学楼的空地上有序摆放血吸虫病、新冠肺炎防治及洪涝灾区卫生防疫宣传牌,他们每天要为安置人员发放口罩,同时落实好各项卫生防疫等要求。
“大家都起来活动活动,整天在床上躺着对身体不好……”来自县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有的在打扫卫生,有的发放物资,有的走进教室拉起群众一起做运动。一时间,教室前空地上站满了群众,在志愿者的引领示范下,一起甩手、踢腿做运动。“老年人因为在家里长期从事农业劳动,但是到了安置点以后,很多人都躺在床上,存在健康的隐患,我建议他们多做一些运动,这样对身心有好处。”县红十字会志愿者、心理老师唐静说。
“在安置点方面我们重点做好安全管理和服务工作,安全管理上面进出要有交接手续。在日常生活管理上面,我们管理人员每天不间断巡查,看看安置对象的身体状况和在位情况。做好内部设施工作,在安置点单位的支持下,增加了防滑护栏,设置淋浴间、开水间,每天量两次体温。伙食方面,每天30元标准送盒饭。”铁铜乡纪委书记徐志胜介绍了安置情况。
当天上午11时半,笔者来到
藕山中学安置点,这里集中安置了凤仪乡首批受灾群众。“这个安置点我是昨天过来的,里面生活各方面安排得非常周到,伙食又好,政府对于老百姓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党感谢政府。”红巾村村民陶小冬正拿着饭票,准备到食堂吃午饭,见到笔者感慨地说。食堂里,群众正在有序排队打饭,乡里、学校的工作人员在维护秩序,有马铃薯炸肉、肉末茄子、芹菜炒豆干等四菜一汤。
安置点负责人凤仪乡党委委员殷永正说:“凤仪乡藕山安置点目前有111人,年龄最大的92岁,最小的4岁。乡里发放了生活必需品,如洗衣粉,牙膏牙刷。目前,灾民在这个安置点过得安心,也过得舒心,大家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互帮互助相互支持。”政府对群众的关心无微不至,红巾村村民朱根才转移前被狗咬了,打了三针狂犬疫苗,当天上午,乡里派专车安排专人陪他去池州打了第四针疫苗。殷永正表示,如果第五针时朱根才还在安置点,也照样专车接送。在安置点,还有医护人员跟村民同吃同住,村民要是有个头疼脑热或其他不适,24小时都能得到及时、妥善诊治。
7月9日,因长江枞阳段水位全面超警戒线并持续上涨,县防指发出命令,按照《铁铜、凤仪、长沙三个江心洲紧急转移安置预案》,开始有序组织江心洲人员转移。根据预案,铁铜、凤仪、长沙三个江心洲需转移6000多人,绝大部分投靠亲友。据统计,截至7月13日,三个江心洲合计分散安置6815人,集中安置477人。除三个江心洲外的其他乡镇合计集中安置633人,全县累计转移安置10607人。
新闻推荐
■刘洋周若扬7月10日上午8时,枞阳县团结圩水位已达16.46米,超警戒水位近两米,堤防危急。枞阳县镇村干部、民兵、村民组成专...
枞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枞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