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程: 三获曹禺剧本奖

铜陵日报 2020-04-14 12:17 大字

□徐连祥

出生于枞阳的已故著名的剧作家刘云程,曾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文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他曾三次获得国家级戏剧文学大奖———“中国曹禺剧本奖”。曹禺剧本奖是中国剧本最高奖,像刘云程这样三度摘取“中国曹禺剧本奖”的剧作家实属罕见。

刘云程先生出生于枞阳县古镇汤沟,他5岁入私塾,8岁就能为村里人写契约、写祭文,能吟诗作对,被誉为神童。至今乡里老年人还在传诵他儿时写的一些诗。私塾的学馆设在四面没有窗户的屋子里,唯一的光源是来自屋顶上的几片玻璃亮瓦。一天,私塾老先生兴起,出了个上联“亮瓦千层隔雨隔风难隔日”,并声言谁能对得下联,就奖他10个铜板。学生们面面相觑,刘云程站起对道:“高山万丈连云连雾不连天”。老先生一拍桌子:“好!”不仅奖了他10个铜板,还说要把女儿许配给他……就这样,刘云程在家乡读了7年私塾,奠定了扎实的国学基础,也为他后来写戏曲唱词提供了帮助。

1934年出生的刘云程前半生可谓坎坷艰难,其间他失过学、当过小学教师、在合肥读大学后, 他坚持读书创作,他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县城里有一个图书馆,不管怎么劳累,他每天都挤时间去图书馆看书。久而久之,图书馆管理员对他也就特别关照,让他把要读的书借回去读。图书馆里没有的,管理员就叫他开出书名,上新华书店去买。

后来,他被分配到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当编剧。刘云程小时候父教甚严,家里从来不准他看戏。他虽读过《窦娥冤》、《桃花扇》,那也是作为文学作品读的,对舞台艺术一无所知。但历经磨难的刘云程特别珍惜这次机会,进了剧团,打扫剧场、下乡演出拉板车,什么重活、累活他都抢着干。他主要对打幻灯字幕特别留心,一边打字幕一边看戏。一边琢磨:这个戏有哪些长处,哪些不足,要是我写应该如何写?此时,刘云程梦想成为剧作家。

1978年,他的右派问题获得平反后,因为出众剧本创作才华,调到安庆行署文化局任创作员。1979年,他根据《史记》记载的“李离伏剑”的故事写成了《失刑斩》,由怀宁县黄梅戏剧团和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同时上演,并被广州市粤剧团和西安市秦腔二团移植。史料中,李离是晋文公手下的一名狱官,有感于当时的乱捕乱杀、冤案丛生,他立了“失刑则刑,失死则死”之法,以制约狱官。不料他自己也杀了人,便向晋文公请死,被晋文公赦免。但为护法,李离甘愿伏剑自刎。

刘云程之所以看中这个故事,是因为他觉得执法人不能权力无限,必须有制约执法人之法。这个戏经广州市粤剧团演出,在广州连演50场。接着该剧又获得中国剧协与文化部共同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剧本奖”(即后来改称“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入党后,1983年,他被提拔为安庆地区文联副主席,次年改任主席。在担任领导工作的10年时间(1983-1993年),刘云程仍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剧本创作,写了《香魂曲》、《西施》、《美丑悟》3个剧本。岁月催人老。刘云程创作刚进入上升时期,他便退休了。退休后他去深圳从事3年报业工作,但仍念念不忘戏剧。1998年他与陈翡伊合作写了《徽州女人》,2001年又创作了《驼哥的旗》,两剧本同获曹禺剧本奖。在评选中,《驼哥的旗》荣登榜首,并且在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上囊括了戏剧节所有的奖项。该剧被选为首批“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项目”,名列地方戏曲第一名。

2018年4月,刘老先生于深圳逝世,刘老一生曾发表剧本近30部,2011年初,应家乡人民的邀请,年近80岁高龄刘老为县里创作了黄梅戏《寸草心》。该剧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文化战争”为主线,以枞阳浮山和汤沟为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再现了归国华侨刘佩瑶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传承中华文化,拯救民族的高尚行为。剧本的创作灵感源于刘老儿时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时处日占时期,他的一位恩师不顾侵略者强制学习日语的要求,坚持用中文教学,只是在日军检查时才改教日语作为掩护,但最终还是被发现,遭到残忍的枪杀。该剧先后在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张家港长江流域文化艺术节和长江流域戏剧节上荣获多项大奖,并于2013年9月17日晚在中央电视台11套戏曲频道精彩亮相。这部极富枞阳地方特色,中国第一部以文化战线抗日为题材的黄梅戏,早已成为枞阳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新闻推荐

枞阳县这9名村干部为何主动投案?

“刚开始还侥幸地认为,只要我们9个人不说出去,这件事就不会被查出来。可自从冒领了补偿款以后,一开警示教育大会或者是看到...

枞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枞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