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出相融共进的新天地

铜都晨刊 2019-12-30 10:37 大字

■ 黄敏

当前,一项旨在贯通江淮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江济淮,正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作为安徽省基础设施“一号工程”,引江济淮工程集供水、航运与生态三大效益于一体,将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开创一条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南北水运大通道,推动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原经济区三大发展战略区协同发展。

在整个引江济淮工程中,枞阳引江枢纽施工条件最复杂、防洪风险最大、单项工程投资也最多,其中,菜子湖沿线的水生态修复任务尤为艰巨。据介绍,为严格保护候鸟栖息生境,引江济淮工程专门增加了约3.5亿元工程投资,为候鸟让路。此外,还安排了数亿元专项资金,为鱼类增设了5条鱼道,以保持长江鱼类洄游畅通。

在整个工程具体实施中,为保护自然生态“主动让路”的种种措施,努力把项目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体现了项目决策者和建设者对“生态优先”理念的坚守,也让我们看到了其中的格局与智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水环境裁夺着我们的现在和将来。表面看起来,如此周折之举让工程建设更费工夫,又多花了一大笔钱,但实则是生态环境与造福民生福祉的双赢。为生态让路,是给生态以空间,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

无数案例表明,损害生态环境很多时候只因一己之念,只需一日之功,但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却往往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和努力。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两者容易失调,顾此失彼,稍不注意便会走向极端。在各类发展举措、项目建设中,如何掌握实现两者和谐共生的“辩证法”,增强为生态让路的行动自觉,亟须决策者和建设者有一种新的融合思维。

在枞阳引江枢纽工程中,建设方的诸多主动“让路”之举值得赞赏。主动的“让”体现的是人对大自然的尊重与敬畏,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环保辩证法,是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

相融共进的新天地需要这种“让”,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守护好青山绿水这一最大本钱。

新闻推荐

智慧农业促乡村振兴

日前,在安徽榈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立体蔬菜”进行管护。近年来,枞阳县不断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推进...

枞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枞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