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见字如面”到“视频聊天”

铜陵日报 2019-08-22 09:24 大字

□文/江春风

从家乡枞阳县到苏南打工已有20多年了,这期间与家人的联系从一开始的书信、电报,到现在的微信和QQ,联系方式不断改变,与家人的心灵距离也越来越近。

最近,我在寻找物品时发现几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电报》和《电报报费收据》,一下子就将我的思绪拉到那遥远的年代。

我收到的第一份电报是在太原某工地上。当年,刚走出校门的我接受老乡相邀去太原某工地打工,但我们在工地干了半年多,却没有拿到一分钱,最困难时期甚至连吃饭的菜和油都买不起。这样的生活,我们当然会写信告诉家人,然相隔数千里,家人也鞭长莫及,那时连个公用电话也没有。期间祖母去世,父亲给我发了一封加急电报:“祖母故,急需钱。”电报是通过老板转给我的,我再拿着电报去找老板要钱,最终还是没能要到。

另一封电报时间是1992年11月17日,内容只有简简单单的五个字:“母病速归,父”,地址是张家港某厂。记得当时我离开此厂已有大半年,因工作未稳定,一直也未给家中写信,家中彻底失去了我的音信,父亲思虑再三,给我原来的单位发来了这封电报,我一些朋友见到电报,想到我是镇政府专职通讯员,就把这封电报送到了镇政府门卫,我才算“及时”收到了这封电报。那时邮局发送电报是按字数收费的,因此电报内容一般都非常简单明了。

最后一次发电报的日期是1995年10月7日,记得当时小妹正在枞阳幼师上学,她作为演员参加了安庆市举办第二届黄梅戏艺术节,远在江苏的大哥和我获悉后,心情非常激动,于是合计了下,给小妹发了这封礼仪电报。

1995年中秋节前夕,为方便与我们联系,父亲率先在家乡安装了固定电话,这样我们有事就可以随时打电话回家。但家中要找到我们还是有点难度,常常电话打到单位,接电话之人根本不愿帮忙叫人,让转达的话也常常被忘到九霄云外,有鉴于此,我想买一件自己的通讯工具,那时流行的手持电话“大哥大”,价格贵,话费高,根本不是我所能消费的,后来思虑再三,我决定买一部传呼机,俗称BB机。那时传呼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记得我买的是第二代中文机,不仅能显示呼叫来电的号码,还能收到20字左右的留言内容。这以后,家里或者朋友有什么事情需要找我,只要给传呼台打个电话,传呼台就能及时编辑成短信发送到我的传呼机上,这样我就能随时回电话进行联系。

2003年,我被公司派到苏北办事处工作,临行前,妻陪我前往移动营业厅,为我选购了人生的第一部手持电话——一部咖啡色的新款翻盖TCL手机,除了接打电话、发信息外,还能上网。那时,手机上网业务刚刚开始,移动公司为了拓展业务,开办有20元不限流量的上网业务,妻思想前卫,二话不说直接就给我开通了这项业务。手机上网后,我的视界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不过受网络、网速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当时手机主要上的还是一些手机网站,记得最有名气的要数空中网了,我因为自幼喜爱写作,手机上网后,我很快在空中网的一些论坛上“崭露头角”,做起了版主,并拥有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随着手机上网功能的增多,我注册了QQ,后来又有了微信和陌陌,即时通讯变得越来越方便,现在无论身在何处,打开手机就能与朋友、同事和家人面对面视频,还能举行多人视频的实时会议;玩游戏、看电影、购物、乘车、转账、发邮件、办事……“一机在手,走遍天下也不怕。”特别是我想念家人或有事联系家人时,随时打开微信,即可与他们面对面聊天。

从书信、电报到传呼机,再到今天的手机,时代在前进,人们的通讯也从数字、声音、文字、图画直至现在的视频互动,电报早已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但那个时代留下的烙印,将会深深印在我们这代人心中。

新闻推荐

公益行动关爱留守儿童

本报讯(记者马卫东)8月16日,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枞阳县钱铺镇长山村,牵手该村2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

枞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枞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