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困难的人放在心里 把发展的事担在肩上 市财政局扶贫工作队帮扶困难群体侧记

铜陵日报 2019-08-06 08:50 大字

■ 本报记者 汪伟

近年来,市财政局驻枞阳县横埠镇中义村扶贫工作队迎难而上,以“人民群众满意、国家验收过关”为最终目标,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访贫问苦暖人心

“我能少花钱把病治好,多亏了扶贫干部!”日前,中义村贫困户左爱民提起驻村扶贫的市财政局干部赞不绝口。

左爱民现年69岁,与妻子汪春兰住在中义村左宕组。2014年,左爱民患上尿毒症,几年的治疗花费12万元。左爱民经济状况较为困难,买药、透析的负担已经十分沉重,住院更是想都不敢想。“医疗费国家有政策兜底,不够的我们来想办法。”左爱民的难处,扶贫工作队成员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通过一遍遍做思想工作,左爱民被暖心的话语打动了,2016年,左爱民去了医院,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挂号、诊断、协调床位、办理住院手续,激动得流下热泪。为打消他对后续治疗费用的疑虑,扶贫工作队成员多次上门解释国家健康扶贫政策。现在左爱民每周两次的透析费用大约为2元钱,“这都是国家的政策好。”左爱民激动地说。

中义村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被列入全县4个深度贫困村,宋东有则是这个村的重点贫困户。市财政局扶贫干部潘韬经常前往他家拉家常、摸家底。“缺乏劳动力、没有一技之长是主要原因,加上一个孩子上中学,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全年收入所剩无几,还负了债。”找准宋东有致贫原因后,市财政局帮扶干部蹲点指导宋东有脱贫致富,帮他报名参加农业技能培训班,学习养鸭技术。2017年以来,宋东有每年放养鸭子700余只,又养了2头猪,年收入3万余元。

针对中义村剩下的困难群体,市财政局明确县级干部和科级以下干部帮扶数量,要求2名驻村成员常驻村、走进门、问真情,确保贫困群众难题得到解决。

瞄准问题出实招

“这个硬骨头算啃下来了。”日前,看着干净的自来水顺着水管流进村民家中,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潘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中义村位于横埠河流域,地势南低北高,汛时洪涝,旱时无水。埂坝居民虽多用井水,但水位不稳,且埂坝离中心村较远,路面硬石较多,安装自来水不便,因此居民吃水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要吃水,必须铺设水管。”扶贫工作队多次联系水利部门,会同自来水厂商议布置水管走向。通过打亲情牌、开院落会、屋场会,做通沿线居民工作,最终打通村内到埂坝的2.5公里自来水管道,彻底解决埂坝居民多年的吃水难题。

2016年以来,市财政局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直接用于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作,从水、路、电等农民最纠结的苦恼事入手,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切实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扶强产业拔“穷根”

今年春天,中义村200亩养殖基地开始投放虾苗、蟹苗。“今年能比去年产量更多!”村支书章玉芳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而在当初发展虾蟹养殖时则是另一番情景:村干部顾虑很多,发大水虾蟹就被冲走了,干旱虾蟹也会大批量死亡。

扶贫工作队经商议,决定先发动在阳澄湖养蟹多年的村民宋友华回村发展虾蟹养殖,并帮助宋友华检测水质、选择场地、流转土地、注册商标。2017年,宋友华试养的第一批螃蟹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收入达10万多元。良好的养殖效益,带动村民热情空前高涨。今年,中义村继续流转土地50亩扩大养殖面积,并谋划发展休闲垂钓和农家乐配套项目,打造吃喝玩乐系列产业。

目前,在市财政局的指导下,中义村已成立1个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成立1家家庭农场、建成两个光伏发电基地。在全体中义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集体年收益稳定在20万元以上,脱贫摘帽指日可待。

新闻推荐

乌金渡桥新建工程首桩开钻

本报讯(刘洋陈晨黄言为)记者从交通部门获悉,铜陵市重点交通项目枞阳县乌金渡桥新建工程7月28日上午9时首根桩基顺利开钻。这...

枞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枞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