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碧翠满目春 铜陵市植树造林绘美丽铜都

铜陵日报 2019-03-12 09:27 大字

3月11日,园林工人在市山水之门雕塑对绿化带进行管护。本报记者 詹俊 摄

■ 本报记者 刘洋

漫步铜都,大道两旁树木青翠,公园小区翠蔓披拂,广场绿地花团锦簇,“城在绿中、道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新景如画卷般铺开。穿梭于城乡之间,青山含黛,碧树如染,一城碧翠满目春。

以绿为底,绘美丽铜都。从国家园林城市到国家森林城市,绿色答卷正是铜陵市“绿色接力”结出的硕果。植绿护绿兴绿爱绿,植树造林已成为大家共同参与的“时尚”活动。

义务植树成不变约定

在林业系统工作、已连续25年参加义务植树的刘先虎对这些年来义务植树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中。他告诉记者,现在植树无论是参加人员数量、种植成活率以及大家的植绿、护绿意识与以前相比都有了长足的提升,特别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每年植树节都会有许多人主动报名参加植树,不少人还是家庭或者朋友组团,进入3月份他所在的单位已经接到了不少团队的预约电话。“现在参与的方式也不断丰富,除了现场植树,不少人还通过捐资投劳、支付宝绿色出行种树等方式参与。”刘先虎说。

三月去植树,逐渐成为广大市民和干部职工的一种共识、一种时尚甚至是一个约定。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效也不断显现,不但打造出巾帼林、青年林、八一林、党员先锋林、工会林等一批纪念林品牌,还涌现出植树30多年、育出了满目青山的盲人王惠民等先进个人事迹。

“现在我们义务植树参与人数、尽责率相比以前都有了明显提升。”市绿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铜陵市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2.3%,共植树249万株,义务植树登记卡建卡率87%以上;全市新建纪念林基地13处,总面积达1170亩。

提升绿色增量结硕果

年年植树树成荫,代代造林林成森。从2014年正式迈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步伐,到2017年成功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如今参与森林城市、森林长廊、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工作已经蔚然成风。

去年,铜陵市新建成森林长廊示范段10公里;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完成省级森林村庄创建22个,其中枞阳县12个、义安区8个、铜官区1个、郊区1个。与此同时,铜陵市还开展了古树名木认定、公布及挂牌工作,对古树名木进行复壮保护。为解决矿山复绿难这个问题,铜陵市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推进,成功实施了青山石料厂矿山和大冲石料厂矿山废弃矿区植被恢复项目。去年铜陵市又在全省率先全面实行了矿山山长制,以矿山治理模式的创新,呵护城市生态屏障。如今,市、县(区)、乡镇三级“矿山山长制”已经建立,在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以及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改革创新让青山永驻

既要植绿兴绿,也要守绿护绿;既要坚守绿色存量,也要提升绿色增量、丰富绿色产量。铜陵市于2017年10月正式启动林长制改革工作,以完善“建、管、护、用”机制为着力点,努力推动实现“林长治”。按照“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的思路,铜陵市共设立四级林长1804名,聘用专职护林员1281人,其中九名市级林长分别联系全市九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制定印发了市、县重点生态功能区“一林一策”实施方案,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体系全面建立,“一林一档”信息管理体系、“一林一策”目标规划体系、“一林一技”科技服务体系、“一林一警”执法保障体系、“一林一员”安全巡护体系基本建立。林长制实施以来,全市完成人工造林4.3万亩,占国土面积约1%,完成退化林修复2万亩、森林抚育23.8万亩。同时,城市“增花添彩”绿化提升行动成效突出,“森林+”新产业新业态让林长制释放出了“生态红利”。

洒下心血千万点,换得新绿万千重。如今的铜陵正在上演城绿民惠的“绿色传奇”。

新闻推荐

去年全市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96.6%

本报讯(刘璐孙照柱)日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铜陵市2018年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结果分析评估报告》,去年铜陵市共抽检食品(食用...

枞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枞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