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沟茶干香飘老街 “吃心”不改坚守乡味

铜都晨刊 2019-02-28 10:20 大字

编者按

乡味,最能唤醒人们的乡愁。一个人无论走过多少地方,即便遇到再真实的美味,但心中的标准依旧是家乡的最美,因为这味道里填入了家乡的情感和经历。

对于家乡,有哪些美食和味道让你念念不忘?这些味道背后又有着哪些故事?又蕴含着哪些传统文化?即日起,本报开设“家乡味道”专栏,共同搜寻铜陵人的家乡味道,讲述家乡味道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吧。

■ 本报记者一块茶干、一间作坊,烧煮了几十年,留下一袭豆香……色泽酱红、细嚼味长、回味持久、有韧性,这是枞阳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汤沟茶干的特色。

在汤沟老街,做茶干的不下20家,而当地人最为认可的只有两家。“汤沟哪家茶干最好吃?”只要在当地随口一问,必会给出相同的答复:“一家姓杨的,一家姓汪的,只有这两家做的最正宗,味道最好。”

2月26日下午1时许,循着一条幽深的巷子尽头,记者找到“姓汪的”这家。“姓汪的”名叫汪海龙。本以为还在坚持纯手工制作是位老师傅,没想到竟然是个85后的年轻小伙子。

“尝尝,看我们汤沟的茶干味道如何?”汪海龙用地道的枞阳方言向我们介绍着他手中端正四方的茶干。15岁跟在父亲身后,汪海龙学得一身制作茶干的本领,跟茶干结下了不解之缘,“原先,这条街上有很多家都是纯手工做茶干的,现在能坚持纯手工制作的,只有我们两家了。”

制作茶干,要从做豆腐开始,一气呵成,这样的茶干味道才更好,更有嚼劲。当然,制作茶干也是一件辛苦事。每天凌晨4时,汪海龙一家就开始生火、烧水做准备,拉开忙碌一天的序幕,一直要忙到晚上11时。

“第一步是浸豆。”汪海龙说,浸豆基本上是夜里进行,冬季浸泡时间要20小时。泡好的豆子做成豆腐后,接下来才是做茶干的“重头戏”——“包干”,记者恰好遇上。

4位女工围在桌子前,每人手拿一块正方形的小方布,抓一小把豆腐放在方布上,左右上下一叠,就将豆腐紧紧包裹在方布里,几秒钟的功夫,一块圆滚滚的豆干就做好了。每人每天要包接近800块,一天下来能包3000多块,这是一项外人看起来非常繁琐而麻木的工作,而他们却灵活自如,十指翻飞,乐在其中。

“这包豆干看起来容易,学起来却难。”汪海龙笑着说,旁人没有一个星期是学不会的,这道工序也最为耗时,“基本上我们要从上午10点包到晚上7点多。”正因为如此费时,这道纯手工工序在很多地方已逐渐被机器所代替。但汪海龙觉得,慢工出细活,他家的豆干之所以好吃,“包干”的这道纯手工工序功不可没,其中的窍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汪海龙将包好的豆干整齐摆放在一块木板上,一块板上摆上80个豆干,整齐而有序。10个板再码成一摞再经过人工压榨。压榨到什么程度,完全凭自己的经验,汪海龙对此早已了然于胸。经过2个小时的压榨,圆滚滚的豆干最终变成了薄厚恰当的豆干。再经过剥离、熬汁、煮香、焯水、冷却、上油,一系列繁琐而严谨的程序,一环套一环,一步接一步,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和马虎,一块小小的茶干才得以初见,“最后上的油是我自己去买的芝麻,然后榨出的纯芝麻油,怕买的芝麻油不正宗。”

制作成品的豆干色泽深褐,油亮光润,闻一闻清香扑鼻,忍不住口舌生津。嚼一口浓香四溢,口感酥软而不失柔韧。品尝过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汪海龙家一天只消耗80斤黄豆,做好的茶干并不去菜市场卖,都是提前预订,然后送给亲朋好友。为了保证优良的品质,他们无法大批量生产,即使这样,一家人寒来暑往,每天只能睡上五六个小时。

用工匠精神做一块茶干,不容易的不仅仅是这一道道工序,更多的是这一份用心与坚守,通过纯手工来传递这份心,或许才让这一块小茶干具有独特的味道吧。汪海龙说,手工制作能最大限度保留豆干的原汁原味和营养价值,“只要大家吃了我的豆干都还想再吃,这个传统的手艺我就会继续做下去。”

新闻推荐

村口唱大戏 黄梅醉乡亲

日前,郊区周潭镇2019年度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项目承接剧团正在澄英村演出黄梅戏《姐妹换嫁》。据了解,为保障演...

枞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枞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