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麒麟镇赶集

铜都晨刊 2019-01-08 12:45 大字

■谢思球

麒麟是枞阳西北部一座古镇,位于枞阳、桐城、庐江三县交界处,这里民风古朴淳厚,至今沿袭着“三、六、九”赶集的习俗。岁末的一天,我们来到这里,专为赶一趟麒麟集。

关于麒麟集的火爆人气,两句民间俗语说得再透彻不过了:“卖不掉的都能卖得掉,买不到的都能买得到。”也就是说,在麒麟集上,不存在销不掉和买不到的东西。这话尽管说得有点夸张,但可以料见麒麟集的繁华。王冠亚的著述《严凤英传略》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严凤英就从枞阳(街)、老梅树街、麒麟桥、陈桥湾、新安渡等乡镇集头的草台上串乡演出,边演边学戏。”麒麟的东部旧时有一座古桥,桥头上有对麒麟石雕,称为麒麟桥。麒麟很可能是先有桥,后有集。因为麒麟集繁华,乡间的戏班子是不会错过这样的闹集的,所以,当年尚在草台班子中的严凤英,多次来过麒麟演出,就一点也不稀奇。

集市是人间烟火气息最浓的地方,有一种本真生活的热闹和快乐。

走进集市,我兴奋不已。穿过一段直角形的街道,进入农贸大市场。集市里早已人声鼎沸,到处是从乡下来赶集的村民。在这里,你能买到地道的乡村土货。笼子里东张西望的芦花鸡、刚从鸡窝里拿出来的鸡蛋、手工做的又白又细的挂面、种类繁多的土菜。我喜欢在人群中穿行,做一个看客,听着集上的人大声地讨价还价,计较着秤称得准确与否。我感到非常亲切,有一种回到村庄里的感觉。

来到鱼市,一地的鳞光闪烁,草鱼、胖头鱼、鲫鱼等各色鱼类琳琅满目。最可爱的当数草鱼了,我们这地方俗称混子。这些家伙们在水里整整呆了一个年头,有的可能有好几个年头了,湖里有的是青草、田螺等天然食物,平日里一个个吃饱喝足,养得身肥体壮。凭借着身躯大和使不完的力气,这些家伙平日里在湖里横冲直撞,飞扬跋扈,直到从汽车上的大水桶里被捞出来,“轰”的一声倒在冰冷的水泥地面上,它们才傻了眼。但并不服气,还在拼命地翻着跟头,用鱼尾巴使劲地拍打着地面。

年关的炒货摊子是很吃香的。大多数炒货都是从炒货店里批发来的,为了简便省事,买这种现成的炒货的人还是很多的。我还看到了一种老百姓称之为“欢团”的食物。看这名字,就透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气:团团圆圆、欢欢喜喜。童年的记忆里,能吃到这种欢团,一般都是在嫁娶之类的喜事上。做欢团很费事,选上好的糯米,放在木桶里蒸熟。然后,将散发着淡淡木质清香的糯米饭倒在竹匾里,放在阳光下曝晒。吸收了足够阳光的糯米饭粒干了,瘪了,直到它们被撒进火红的锅里,一番蹦蹦跳跳,那些平日里收藏的阳光又被释放了出来。炒米又白又香,那就是阳光的味道。在炒米里加入和着姜汁的麦芽糖,捏成团,欢团就做成了。做喜事,还要在上面点上可以食用的红、绿丝。

我在集上还看到一个摆放着各种农用铁器的摊子。摊子上铁器齐全,除了各种型号的锹、锄、铲之外,还有火钳之类等好久未见过的铁器。我心里疑惑:难道这年头农村里还有打铁的?我就向那摊主打听,这些铁器是家里打制的还是从外面批发来的?摊主笑道:家里打的,你没看见这上面的“吴”字吗,阳河吴家,打了四五十年的铁器了。我仔细一看,果然每件铁器上都有一个“吴”字。

在通向集市的公路边,我看到一个老农牵着一头牛,好壮的牯牛,刚刚成年。老农和牛孤单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和车辆。我打听了一下,老汉说,他的老伴要给小女儿带孩子,这耕牛没人放了,只好牵到集上来卖掉。

临近中午,集慢慢散了。我两手空空,虽然什么也没买,但我认为非常值,我感觉自己像是回了趟老家。

到麒麟赶集,赶的就是那份热闹,那份快乐的心情,让自己重新回到那久违的民风民俗里,回到温暖的乡土。

新闻推荐

一句话新闻

■(记者孙照柱)2018年12月30日至2019年1月1日,第二届安徽省大众跆拳道锦标赛总决赛(冠军赛)举行,比赛吸引了全省17支代表队271...

枞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枞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