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进式改革 一步步深入 铜陵市深化社区治理改革开启中小城市治理新篇章

铜陵日报 2018-12-20 10:05 大字

市爱心社工服务社工作人员上门照料失能老人。

铜官区幸福社区积极打造“智慧平安”项目,采用技术领先的人脸识别摄像机、超脑NVR智能分析系统,对接市公安局的专网人脸平台,对进入社区的人员进行人脸抓拍、识别以及属性特征信息提取,对整个社区实现可视化管理。

铜官区阳光社区通过组建居民理事会,着力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推进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加强社区协商工作。

铜官区天井湖社区工作人员在指导社区居民和党员扫描关注与党建相关的微信公众号。该社区通过建立《天井湖社区微信公众号》,着力打造体系联网共筑、党员联抓共管、事务联商共建、服务联做共享“四联四共”区域化党建联盟。

核心提示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是完善城市治理的必然路径。2010年以来,铜陵市先后启动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开展“三减一加强”改革、深化社区治理改革,全面提升了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形成了“扁平化管理、法治化减负、多元化共治、递进式改革”的社区治理“铜陵模式”,开启了中小城市治理新篇章。

10月底,第五届全球城市治理论坛在上海闭幕,评选出10个首届长三角城市治理最佳实践案例,铜陵市的深化社区治理改革实践获评最佳案例之一,是安徽省唯一入围的案例。就社区治理改革8年来的历程,市社区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对记者进行了概括:“铜陵市的社区治理改革与铜陵的城市特征紧密相关,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密切相连,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成效显著。”

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撤街并社”让社区扩容升级

通过社区综合体制改革,人、财、物下沉到社区,社区掌握更多服务资源,有更多自主权。社区服务总人数减少了13%,工作人员由7~12人增加到22~40人,经费由以前3万元增加到30~50万元,居民活动用房增加了1.5倍,服务效率大大提升。同时,铜陵市推行“一人一票”直接选举和候选人“海选”试点;每年安排500万元实施自治项目;推行一站式服务、网格化服务、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在精细化管理上不断下功夫。

本次改革影响深远。2012年初,民政部在铜陵实地调研时充分肯定了“铜陵模式”,认为“铜陵社区改革方向对头、条件成熟、决策正确、效果成功,值得中小城市借鉴与参考”。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2012年印发了《关于扩大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铜陵模式”。

“三减一加强”改革:法治化减负为社区“舒筋松骨”

经过社区综合体制改革,扩容升级的社区责任与压力也随之而来。针对此后出现社区负担过重、条块权责不清的问题,2014年,铜陵市开展了以减牌子、减考核、减事务、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为内容的“三减一加强”改革。这是第一次改革的延伸和发展。

其中,“减牌子”是清除与社区履行职责不相适应的上墙制度、宣传标语和内部挂牌。“减考核”,除省级以上开展的评比考核外,其余一律取消。“减事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订《社区履职事项清单》、《社区协助事项清单》、《社区挂牌清单》、《社区考核清单》、《社区盖章证明清单》等“五个清单”,社区整体减负51%。加强社区党工委建设,网络建支部、楼栋建小组、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组建功能型支部,延伸服务触角。

深化社区治理改革:多元化共治扩大社区“朋友圈”

两次改革效果好不好?居民满不满意?今年初,市民政局开展社区改革“回头看”和民意调查,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发现社区依然存在居民自治不足、服务供给不足、主体参与不足三大问题,新一轮社区治理改革势在必行。

经过多次起草和修改,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深化社区改革的指导意见》,旨在构建“党建引领、居政分离、多元共治”社区治理新体系。本次改革突出党建引领社建,探索构建社区“大党委”制,逐步成立社区“大党委”。每个社区组建1个区域化党建联盟;打通社区工作者职业规划通道,推动社区工作者向“全科社工”转变;实行居务政务分离,让社区居委会独立运行,探索居委会特别法人制度;实行“居财居管”和“居务居理”,按照“4+X”大部制设置内部机构,由“向上对口”到“向下服务”转变。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建设一批社区“邻里中心”,把各种场地设施交给社区社会组织运营;让具有规划资历的人员担任社区规划师,介入社区“微更新”项目;并引导社会工作力量介入社区治理。

通过递进式改革,铜陵市的社区改革正一步步走向深入。在2011年、2014年第三方民意调查中,铜陵市城乡居民对社区服务综合满意度分别是86.4%、90.3%。由清华大学推出的2016年“幸福中国白皮书”,铜陵市位列“幸福城市”全国第三。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铜陵市还将持续深化社区治理改革,把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在探索中小城市治理实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变“替民做主”为“由民做主”——

铜陵市城乡社区协商工作不断深化

在阳光社区有个阳光公益园,定期会举办“茶馆会议”,参会人员以“圆桌会议”的形式面对面沟通交流。这里是社区居民议事协商的固定场所,参会的都是社区居民,讨论的事项都涉及居民的切身利益。“目前通过组建居民理事会,居民在这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已经成功解决了人东片居民区缺少晾衣架、中央华庭业委会选举、人东育林新村道路修建等一系列问题,居民对社区工作的参与热情明显提高。”11月19日,阳光社区党工委书记丁庆胜告诉记者。

据悉,从2016年以来,铜陵市将城乡社区协商工作作为社区建设重点工作加以推进,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大力培育城乡社区协商主体,开展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建设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区协商能力水平。

铜陵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通知》、《城乡社区协商基本规范》等文件,从政策制度设计到协商方式、方法,给予基层详实的指导意见,城乡社区按照“7+x”的组成模式全面组建协商委员会。细化城乡社区协商内容,各县区梳理并发布《城乡社区协商事项指导目录》,城乡社区根据实际制定协商事项清单。培育城乡社区协商主体,积极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推动各类组织在城乡社区协商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完善社区工作协商委员会制度,细化并组织实施社区协商具体事务,每个社区协商委员会全年至少开展6次以上协商活动;广泛开展社区协商政策宣传,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价值取向和规则制度融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此外,大力开展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建设活动,目前12个社区成功入围第一批全省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今年根据省民政厅通知,市民政局启动第二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建设,指导和支持铜官区、郊区普济圩社区、枞阳县龙井村和高丰村开展全省第二批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建设;并按照20%比例确定了2018年市级城乡社区协商示范点;组织编印《铜陵市社区协商工作手册》(2018版),为城乡社区进一步开展协商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和实践经验。

铜陵市城乡社区协商的相关做法得到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姚玉舟同志批示。法制日报11月7日头版以《这里的矛盾纠纷出不了乡村社区》报道了铜陵市社区协商和三治融合的做法与成效。

将居民会所建到“家门口”——

铜陵市计划建设一批社区“邻里中心”

本报讯 11月15日,市城乡规划局公布了关于西湖新区邻里中心的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这标志着铜陵市探索建设社区“邻里中心”工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是铜陵市立足居民需求,完善社区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

根据今年铜陵市出台的《关于深化社区改革的指导意见》,铜陵市将围绕“十五分钟生活圈”,以新建、改造、整合等方式,建设一批规模不等、各有侧重的社区“邻里中心”,将居民会所建到居民“家门口”。同时,在有服务需求并具备条件的社区分别打造1-2个“邻里食堂”“四点半课堂”“居家养老服务站”等,社区无偿提供公共设施,由社区社会组织或民办非企业机构运营,实行“公建民营”。

其中,铜陵市将在西湖新区加快“邻里中心”社区综合体建设,发挥辐射示范作用。西湖邻里中心位于翠湖二路以北、木鱼山大道以东、新庙王路以西,用地面积24856.0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799.32平方米。规划有社区养老院、社区医院、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就业创业培训中心、社区自治用房、派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用房。

同时,作为铜陵市社区治理改革的主阵地,铜官区也出台了《关于深化社区改革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并第一批选择了天井湖、阳光、官塘、五松、金山等社区为试点,通过资源整合,打造7个以居家养老服务站、居民活动中心、邻里食堂为重点的社区邻里中心。

铜陵市抓住机遇打造“智慧社区”亮点

“当前,我们在社区8个主要出入路口全部安装高新探头,采用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对进入社区人员进行人脸抓拍,并与公安部门的平台进行对接,对整个社区实行可视化管理。”11月20日上午,幸福社区党工委书记朱军向记者展示了他们最新的“智慧平安”建设成果。这是铜陵市今年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试点的一大成果。

今年2月,铜官区幸福社区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单位。市民政局以此为契机,按照科学谋划、夯实基础、打造亮点的总体思路,印发了《铜陵市智慧社区建设导则》,提出以“互联网+”为新动能,着力完善3大基础项目(智慧政务、智慧治理、智慧平安),创新打造X个特色服务,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幸福社区作为试点建设单位,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和基础条件,把特色和亮点集中在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社区智慧广场音响、物联网为老服务和社区智慧广电等方面。市民政局多次在社区召开项目推进会,邀请了科大讯飞、安广网络、北京软通、安徽兴博等省内外多家科技互联网公司分别拿出具体的推进方案,并明确了组织保障、政策体系、经费投入等相关事项。同时,从今年省级福彩公益金中拿出50万元全部用于幸福社区“智慧平安”项目,努力探索出“物联网+”社区治理的新模式。铜官区将幸福社区的智慧治理项目整体纳入区级网格指挥调度中心统一建设,总投入近900万元。该社区在“智慧政务”项目上依托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完成了事项梳理、流程再造、清单认领等工作,近2000位社区居民进行了平台注册,待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统一平台上线后即可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网上申报、网上受理。

此外,铜陵市还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智慧社区试点建设,着力探索打造个性服务,由市民政局牵头,幸福社区与铜陵市晖仁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搭建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探索社区智慧健康项目。晖仁医院已免费提供20套智慧健康管理设备,通过SIM卡将社区居民测量的健康数据自动上传至医院数据中心,实时监控使用者身体指标。幸福社区还与安广网络合作,打造智慧广电项目,在辖区内设立7个视频监控点,居民通过家里的电视机就可以了解到政务服务、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等各类信息。“今后,我们将以资源整合、集约共享为原则,注重突破“信息孤岛”,加强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市社区建设办公室负责人鲍宝盆对记者表示。

铜陵市开展“社会工作+”善治行动

本报讯 近日,铜陵市“社会工作+”善治行动启动仪式在幸福社区举行。铜陵市正以全省首批“三社联动”工程试点为契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在社区治理中不断注入社会工作理念,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联动发展,推动社区治理技术创新。

市民政局着眼治理有效,构建“7加1”的项目架构体系。以社区自主申报、县区择优推荐为原则,在全市范围开展项目试点社区遴选工作,共安排7个试点项目。专门设计1个督导评估项目,引进省内成熟的社会工作机构,对介入社区治理项目的社工机构和社区开展督导服务。

同时,着眼多方联动,构建“5个1”的项目运作体系。社区利用已有的服务场地和设施设立1个社会工作服务站;从三个层次提出1个善治项目需求,每个社区项目安排资金10万元。由市民政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竞争性磋商的方式选定1个社会工作机构,分别进驻社区。从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市社区建设办公室、局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科等选派1名 “三社”指导员,负责项目的对接、协调;由“社会工作+”善治行动的督导评估方与社区合作,分别成立1个社区治理学院,为每个社区的善治项目提供人才培训。

构建“3合1”的项目保障体系。建立推进机制。市民政局牵头成立“社会工作+”善治行动项目支持小组,采取一月一调度,每周报进度的方式跟进项目实施工作。建立投入机制。在市级实施“社会工作+”善治行动的同时,组织资金270万元,在养老服务、志愿服务领域开展20个微公益创投项目。建立发展机制。在民政事业单位开展“领航行动”,安排社工团队,开发或购买专业社会工作岗位;在乡镇(办)开展“增能行动”,设置社会救助领域“社工岗位”,配备持证专职社工;在志愿服务领域开展“聚力行动”,遴选志愿服务组织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结成服务团队,以项目为纽带,共同实施“双工联动”项目。

本版稿件由张久愿、鲍宝盆采写,照片由本报记者刘敏摄

新闻推荐

水利薄弱环节治理见成效

本报讯(记者刘洋)今年,市水务局继续全面实施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性治理民生工程项目,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目标任务。...

枞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枞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