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上岸变市民

安徽日报 2018-10-30 10:00 大字

本报记者 胡劲松

10月27日下午5点多,在位于安庆市区西边的长江安庆渔业码头上,刚刚结束一天的巡逻任务,将巡逻船靠岸,周换根就和另外4位同事登上趸船上的小办公室,开始整理当天的巡逻记录,交流当天观测、拍摄江豚的技巧。自从成为农业部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安庆协助巡护示范点的巡护队员后,周换根每天都要在枞阳至望江县段的长江江面上巡逻8个小时。

两个月之前,周换根和同事还被派到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授受用设备观测记录江豚和为受伤江豚进行简单救治的技巧。而就在一年之前,周换根和安庆市大观区袁江村的7位村民一样,都是以打鱼为生的渔民。 55岁,却在长江打了48年的鱼。“我出生在船上。当时全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一家姐弟5个,只有我上过不到5天学。今年,通过棚户区改造,我家获得了在城区安置2套共200多平方米商品房的资格。改革开放让我生活无忧,在城市有了家,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得有尊严。 ”周换根说。

周换根记得,父母告诉他,他出生在江西鄱阳湖一个叫狗子口的湖面上。 “水上没有医生,就是家人自己在船上接生的。几天后母亲就开始捕鱼干活。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根粗绳子。因为父母没时间看护,我和几个姐姐在7岁之前都用过这根绳子,一头拴在柱子上,一头系在腰上。 ”周换根说。

7岁的时候,周换根被送到了安庆郊区的一所小学读书。 “在安庆举目无亲,孩子们互相之间老打架。开学不到一个星期,我就不上学,回船上打鱼去了。”周换根说。

改革开放让渔民的生活掀开了全新一页。其中的变化,周换根记忆深刻。统购统销时,全家7口人,一年收入就2000多元。1979年改革后,当年收入就有2万元,成为万元户。 “后来,靠打鱼一年收入都有七八万元,但是还要在风口浪尖上生活。现在,我当上了巡护员,爱人也在城里上班,全家收入不减,生活却稳定了。 ”周换根高兴地说。

1989年,26岁的周换根准备结婚,按照村里的政策,他在安庆城郊终于盖起了一套20平方米的瓦房。在岸上有了“窝”,生活也就有了根。几年后,周换根又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眼下,政府在搞棚户区改造。一家人终于告别脏乱差的生活环境,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女儿、儿子都出生在医院。有医生接生,自己不用像父亲一样提心吊胆。更加高兴的是,女儿、儿子都按时入学。如今,女儿中专毕业当上了幼师,儿子也在国有企业有了稳定工作。自己的外孙刚到年龄就进了幼儿园。”周换根说。而在周换根身边,同年龄的渔民子弟中,十几个人只有一个读完了高中。

“原来大家都说,住一次院,三年活白干。 10多年前母亲病重时,大家都没敢往大医院送。因为医疗费太高,又没地方报。前几年,我心脏做射频消融手术,2万元医疗费报销了85%。治病不再是我们渔民的心病了。 ”周换根说。

安庆市大观区农业局副局长何世文介绍,改革开放以来,袁江村户均收入从0.072万元增加到8万元,户均住房面积从0平方米(以船为家)增加到200平方米,村集体收入每年从0.9万元增加到210万元。通过移民上岸安居工程,在安庆市大观区的专业渔民村,像周换根一样的渔民都在岸上有了住房,越来越多的渔民开始转产进城。

【链接】

2014年以来,安徽省围绕“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的目标,按照“政策引导、渔民自愿、因地制宜、促进发展”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引导渔民上岸安居,用了一年多时间,完成渔民上岸安居工程,6.6万渔民彻底告别 “风雨飘摇的船上之家”,实现安居乐业梦。

为保障渔民上岸安居工程的实施,安徽省实行“1+6”模式,“1”是住房,解决渔民上岸定居问题;“6”指统筹推进渔民户籍、就业、教育、医保、低保、养老及生活困难救助6个方面的社会保障政策落实。

新闻推荐

女子滋事致警受伤

本报讯女子因乘资与出租车司机发生纠纷后,在派出所调解时,仍不听劝阻吵闹并攻击民、辅警。10月6日,枞阳县公安局枞阳派出所...

枞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枞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