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模范”引领乡亲摘“穷帽”

铜都晨刊 2018-07-11 10:00 大字

■本报记者吴彬

“方总,我要1000斤龙虾,帮忙搞快点。”7月3日一大早,位于枞阳县

山镇新开村的枞阳县金江特种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起人方爱春就开始忙碌起来。直到中午时分,3000斤龙虾全部卖出后,他才有空和记者聊上几句。

1979年出生在枞阳县山镇大港村一个农民家庭的方爱春,是周围十里八村有名的致富带头人。这位长相普普通通,穿着十分朴素的残疾青年,是一位对亲人有担当、对乡亲有情怀、对社会有责任的热血男儿。他拖着一条残疾的腿,敢想、敢做、敢为人先,硬是凭着一股“吃得苦、肯钻研”的劲头,闯出了一条特种水产养殖的致富路,成为枞阳县乃至周边市县特种水产养殖的龙头企业,并带动周边20多位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艰苦创业摘下“贫困帽子”

3岁时,方爱春不幸患小儿麻痹症落下肢体二级残疾。因为残疾,他曾苦闷、消沉,甚至怀疑人生。但亲人的教诲、男儿的担当,使他在迷茫中坚定了与命运抗争的信心,最终,用智慧和双手改善了生活、改变了命运。

初中毕业后,他来到父亲的渡船上售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他并不甘心就此碌碌无为下去,于是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在船上卖票,方爱春经常看见有村民捕捞泥鳅到江对面的池州市去卖,听说很好卖,价格也很高。他突然眼前一亮,泥鳅市场需求大,为啥不自己养殖呢?经过深思熟虑,考察论证,方爱春还特地跑到四川、湖北参加培训,学习人工养殖泥鳅技术。2010年初,他承包了

山镇桃花村50亩荒田,正式搞起了泥鳅养殖。可是年终一盘算,一个巨大的“亏”字赫然在目。痛定思痛,他在生产方式上做了一个重大调整,改变单纯养殖为部分养殖,留出部分池塘,研究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解决苗种问题。通过摸索和刻苦钻研,逐渐掌握了泥鳅人工繁殖技术,扭亏为盈。

2012年,方爱春组织成立了“枞阳县金江特种水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了标准化的孵化大棚,大量繁殖泥鳅苗种,并将泥鳅苗销售到省内其他地市及湖北、四川,效益逐年翻番。

经营中,方爱春意识到单一的品种没有持续发展的后劲,风险大,利润低。2014年,他又尝试着搞起了沙塘鳢的人工繁殖技术,当年就研究成功。此项技术填补了安徽省空白,并走在了全国前列。他生产的沙塘鳢苗种大量销往四川、湖北等地。次年,方爱春又扩大生产规模,并尝试龙虾人工繁殖技术,也获得了重大成功。

通过多年的努力,方爱春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子”,他的合作社规模逐步壮大,现已经拥有养殖水面820亩,其中亲鱼池260亩、苗种池400亩、其他水面160亩,年繁殖小龙虾苗20万斤、泥鳅苗2.5亿尾、沙塘鳢苗500万尾。2014年,合作社被认定为市级水产原良种场,获得“全国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基地”等称号。方爱春成为了枞阳县靠特种水产养殖脱贫致富的榜样,远近闻名的“水产养殖大王”,并先后获得“枞阳县农民创业带头人”、铜陵市“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声名远播。

心怀感恩带动乡亲脱贫

过上好日子的方爱春,没有忘记那些还在贫困线上的乡亲。他充分利用合作社实行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吸纳了7位贫困农民(其中一人是残疾人)为社员,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引领周边贫困户、残疾人开展水产养殖。此外,他还为社员提供优质水产种苗、统一采供饲料、药品和其他农资,并提供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收购和销售养殖户的水产品,使养殖户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实现由“传统的数量增长型”向“现代的质量效益型”提升,真正走向产业化、现代化经营之路。

通过带动引领,目前,山镇有200多户乡民开展水产养殖,其中20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4名残疾人,养殖面积达5000多亩。同时,方爱春的合作社还吸纳了40多人就业,其中有20多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方爱春自豪地说:“只要大家按照我的思路开展水产养殖,这些贫困户一年脱贫不是梦!”

新闻推荐

童长荣:东北抗战赴国难

童长荣,字灿华,1907年出生于安徽枞阳。1921年,他考入安庆的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安庆,马列主义宣传方兴未艾,进步刊物层出...

枞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枞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