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陶明:万人签名才有了我的出生

安徽商报 2018-07-01 10:45 大字

○人物:方陶明

○出生日期:1978年5月25日

○职业:公司职员

橙周刊(以下简称橙):说出一些和改革开放有关的关键词?

方陶明(以下简称方):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承包责任制、计划生育。

橙:计划生育?怎么会想到这个词?

方:我出生在枞阳县钱桥镇,当年计划生育政策刚开始执行,父亲挨家挨户“万人”签名、按手印,乡政府特批我家再生一胎,才有了我的出生。农村受物质和医疗条件的限制,小孩难养,男孩更难养。刚出生时,父母对外谎称又生了一个丫头。就这样我从小就多了一个乳名“五丫头”,以至于现在逢年过节回老家,村里的长辈们见面还喊我乳名。

橙:小时候家里最奢侈的物品是什么?

方:14英寸的黄山牌黑白电视机。

刚上小学时,父母经常晚上带我去中学一位老师家看电视。老师一家人非常客气,每次都拿零食给我吃,我非常乐意去。久而久之,两家人关系走得比较近,直到现在还保持联系。从家到学校步行要20分钟,每逢雨雪天气就不能去看电视,感觉很失落。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记得是1987年夏天,父亲借钱托关系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黄山牌14英寸,售价560元。当时是全村第一台电视机,抱回家的场面十分壮观,全村男女老少都围着看热闹。夏天晚上,村里人都喜欢聚在我家稻谷场纳凉,顺便看电视节目。每晚我都早早地把电视机搬出来,就等着《西游记》孙悟空蹦出来。

橙:还记得小时候最爱看的电影吗?最喜欢听的歌曲是有哪些?

方:电影《小兵张嘎》,农村露天电影放映,看过无数遍。歌曲是费翔的《冬天的一把火》,当时几乎人人会唱。

橙:你拥有的第一件“宝贝”是什么?

方:因为父亲的坚持,我舍近求远入读乡中心小学,每天来回步行6公里,中午在学校吃食堂。小学三年级时学会骑自行车,父亲就给我买了一辆凤凰牌轻便自行车,激动得每天把车擦洗干干净净。

橙:看你当年照片挺时髦的,那个时候是不是特别热衷流行文化?

方: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平头发型,去县城读高中开始追星小虎队林志颖,留长发飘飘的发型。一个多月后的周末回家,差点被母亲用剪刀把头发剪掉了。此时此刻,母亲才意识到儿子已经慢慢长大了。

橙:意识到自己和改革开放同龄,对你有什么特别的影响吗?

方:今年春天应邀参加安徽商报社与肥西县委宣传部举办的“致敬小井庄”文化节活动,现场以“生于1978”的身份共同见证和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也为自己生于改革开放之年而自豪。

橙:有没有深刻影响过你的人或事?

方:知识改变命运。父亲1959年毕业于县城最好的中学,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师范学校,1960年因家庭变故被迫辍学回家担起家庭重担,没能学业有成是他一辈子的心病。我从来都没见过父亲流泪,每每与我聊起当年的种种境遇和别无选择,眼中情不自禁泛起泪花。因此父亲从小严厉要求我好好学习,珍惜学习机会,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成为村庄第四位大学生。

橙:四十不惑,觉得自己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方:人到中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关键要看自己的心态,自己想要什么的生活。面对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责任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地多陪伴家人;其次是事业进取心,捋起袖子加油干,对得起自己领的薪水;最后是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与人友善、与社会有益。

橙:说两句话,一句送给四十岁之前的自己,一句送给四十岁之后的自己。

方:奋斗的青春不后悔;平凡的汉子重情义。

新闻推荐

铜陵市领导督查枞阳县防汛工作

本报讯(记者张久愿)6月27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元中前往枞阳县督查防汛工作。陈元中一行来到位于横埠镇官塘...

枞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枞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