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手拼出自己的艳阳天

铜都晨刊 2018-04-03 14:40 大字

■尹传苗记者马卫东

4月1日上午,记者前往枞阳县钱桥镇宣庄村胡庄村民组走访,见到村民方九梅时,她正提着满满一桶饲料,在猪场内给生猪喂食。方九梅一边向猪食槽内投料,一边嘴里“啰啰”地发声呼唤,生猪听到后纷纷围了过来,争先恐后地享受着“美食”。

据了解,方九梅出生在钱桥镇钱桥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由于家境困难,小学毕业后,方九梅选择了外出务工。在常熟一服装厂打工期间,方九梅与邻村宣庄村的小伙子吴多义相识并相爱。1968年出生的吴多义肢体残疾,兄弟姐妹7人,家境十分困难。1996年,方九梅与吴多义结婚,并于次年生下了一子。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夫妻俩带着孩子继续在外务工,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夫妻俩的感情很浓,方九梅对自己的选择也没有怨言。2006年,在有了一定的积蓄后,方九梅与丈夫一起回乡创业。

由于只有小学文化,加上丈夫肢体残疾,回到家乡后方九梅才发现,创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苦闷、徘徊了一段时日后,方九梅决定从家庭养殖开始。于是,方九梅利用自家的脚屋,养起了3头母猪,一边饲养一边摸索。丈夫腿脚行动不便,苦活、累活、脏活都是方九梅承担。她每天起早摸晚,精心喂养着3头母猪。养殖需要技术,她克服识字不多的困难,与丈夫一起自学养殖方面的知识,虚心向兽医、养殖户等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与丈夫很快便学会了给猪养殖、防疫技术。在掌握了猪养殖知识与技术后,方九梅决定扩大养殖规模。2011年,方九梅投资建起了300多平方米的猪场,养殖数量也从开始的3头母猪发展到目前在栏母猪有20多头,年出栏育肥猪、出售猪仔400多头,年收入近10万元。

猪场走上正轨,猪粪便也多起来,方九梅又建起了沼气池,同时在村里承包了20多亩的当家塘,开始养起鱼来。在搞好养猪的同时,2016年,方九梅又在家办起了手工小作坊,利用自己在外服装厂务工学到的手艺,为一家雨披厂代加工雨披。每天早上5时左右,方九梅与丈夫就起床,加工2个小时的雨披,8时左右开始喂猪,而后又接着加工雨披。就这样,夫妻俩每年加工雨披1万多件,年增加收入两万多元。通过自己的双手和辛劳的付出,方九梅从一贫如洗成为致富小能手,生活渐渐好起来。

方九梅致富不忘乡邻,对自己的养殖经从不保密,她鼓励周边的贫困户自强自立,优惠向贫困户提供猪仔,免费提供养殖技术。2017年,贫困户吴国良在她的带动下养起了猪仔,方九梅给予大力帮扶,不但出售的猪仔价格优惠,还经常上门指导养殖。因养殖经验不足,有一次,吴国良喂食的食物变质,导致猪仔生病。方九梅得知后立刻上门,免费给猪看病治疗。因治疗及时对症,没两天猪仔就恢复了。现在,吴国良养殖的5头猪即将出栏。不只是吴国良,仅在宣庄村,方九梅就带动了15户贫困户养殖增收。

谈起今后的发展,方九梅表示准备扩建养殖场,重点向猪仔保育发展,向更多的贫困户提供猪苗和养殖技术,支持、帮扶、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脱贫。

新闻推荐

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徐秋成等3人接受审查调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徐秋成接受审查调查据武汉市纪委监委消息: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徐秋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并被采取留置措施。徐秋成简历徐秋成,男,汉族,1957年7月生,湖...

枞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枞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