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关于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摘要)

铜陵日报 2017-11-17 10:12 大字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千方百计稳增长,多措并举促转型,全市经济运行呈现运行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有忧的总体态势。其中:运行平稳,主要体现在供需增长稳定,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1%;稳中向好,主要体现在质量效益提升,工业经济效益指数居全省第2位;稳中有忧,主要体现在持续增长压力较大。

一、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出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46条意见,加强分析研判和预警监测,深化“暖企”行动,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新增贷款53.37亿元,直接融资总额38.85亿,发放“税融通”贷款1.75亿元、“4321”新型政银担资金15.09亿元。严格落实“四督四保”制度,组织开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重大项目联合督查和“重点项目建设调度月”活动,不断扩大有效投入。市重点工程提前一个月实现上半年开、竣工任务。对上争取成效明显,累计争取上级资金30亿元以上。项目融资保障有力,12亿元枞阳县投资公司企业债券、12亿元发投公司绿色债券等获批发行。

二、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开展产业集聚基地推进年活动,出台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意见,组织编制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及专项路线图,通过后补助方式支持5个产业集聚基地建设。落实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意见,在全省率先设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开展科技创新券试点。出台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促进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服务业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铜官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出台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积极申报天井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增4A级景区2家。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申报创建国家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区、普济圩农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三个文件”、新型智库建设实施意见,招引白雪冬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园区倍增”计划取得实效,上半年全市开发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9%、财政收入增长34.5%。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去产能步伐,关停矿山企业6家,正在处置“僵尸企业”5家。着力去库存,消化商品房库存30.8万平方米。加大金融“去杠杆”力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全市实现直接融资38.85亿元,已批待发151亿元。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节约企业成本18.38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91%,较年初下降0.39个百分点。强力实施108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多规合一”试点走在全省前列,向市域全覆盖拓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在全省率先试点,铜化混改、普济圩农场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制定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贯彻落实方案,加快与沪苏浙的等高对接和一体化发展。大力开展“双招双引”,亿元以上项目签约43个,转化落地12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88亿元,增长21.5%;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亿美元,增长9.6%。推动江北港新区申报工作,完成铜陵港总体规划编制。推进外贸多元化发展,新设立外资企业20家。深化与舟山港战略合作,港口吞吐量达5526万吨。积极申报B型保税物流中心,PCB国家质检中心正在筹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主体工程完工。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扎实开展协调发展提升年活动,聚力推动一江两岸协调发展。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0年),出台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德上高速枞阳段完成招标,G347、G236等工程加快推进。G3公铁大桥、铜陵铁路枢纽货运外绕线、铜枞宜市域铁路、合庐铜市域铁路等项目前期进展顺利。全面完成水利水毁工程修复任务,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项目正在深化技术方案,落实引江济淮工程建设任务,顺安河航道整治加快推进。淮河路、长江路智能立体停车楼工程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滨江生态岸线北延伸段整治工程顺利完工。川气联络线、朱永路次高压管线等燃气工程进展顺利。加强城市排涝设施建设,铜芜路、五公里排涝泵站完成改造。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开工建设省级中心村30个、市级中心村15个,加快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扎实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年活动,出台特色小镇培育政策,重点打造皖江创新、西湖文体等首批4个特色小镇。钟鸣镇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五、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打造循环经济升级版,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通过国家终期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金桥开发区入列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持续推进城市转型和国家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市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争创国家森林城市,推进矿山裸露山体整治,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完成人工造林9300.6亩。被国务院办公厅表彰为全国环境治理项目推进快,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四个城市之一,成为“全国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

六、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26元,增长8.8%。其中,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和7.3%。精心组织实施38项民生工程,工程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深入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在全省率先落实医疗救助兜底政策,出台慢性病“195”补充医保政策。棚户区改造加快推进,新回迁安置居民5529户,货币化安置率73.8%。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通过文化部中期评估。枞阳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成功入选第二届省文明示范城市、第三届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深化平安铜陵建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下转A7版)

新闻推荐

枞阳构筑群众用药安全“防火墙”

本报讯(章洋)今年以来,针对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对假冒伪劣药品及虚假宣传识别能力弱的特点,枞阳县食药监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构筑群众用药安全“防火墙”。该局选派专业人员携带相关药品、非药品...

枞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枞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